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要怎么样解决大规模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我国蓄电池回收面临着哪些难题?

2021-04-24 ryder

随着电动车销量的大幅攀升,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不断张大。依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蓄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蓄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动力蓄电池回收成为亟待处理的紧要议题。


工信部日前表示,为贯彻实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构建跨区域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京津冀三地目前正加快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京津冀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走向有序化、规范化。但目前,市场规模增长迅猛,技术难度高、回收制造成本高、再生利用效率低、资质难求等问题仍导致动力蓄电池回收进展较缓慢,体系相对杂乱,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业内分解认为,上述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的实行,将有利于促使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有效探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化模式。


安全、技术、盈利等瓶颈待冲破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销量的大幅攀升,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张大。依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蓄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蓄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另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370亿元。


有研究动力蓄电池方面的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实际运作中,动力蓄电池回收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熟,行业标准不够完善、技术体系不够健全,当前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他看来,目前动力蓄电池回收存在技术门槛,导致产业链发展缓慢;产业未形成规模,回收成本高导致厂家利润微薄;再生利用效率低、回收安全风险等痛点依旧未处理。


2018年,政府曾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方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汽车加工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要求对动力蓄电池加工、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尽管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但目前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仍不成熟。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