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关于新手机电池的那些“好”习惯可以抛弃了

2021-04-24 ryder

买了新手机前三次充电一定要在关机状态下充够12个小时,否则以后电池会不耐用)一定等电池用完了再冲充电……这样的“好”习惯你还保留着多少?

据Battery.com.cn消息,买了新手机前三次充电一定要在关机状态下充够12个小时,否则以后电池会不耐用)一定等电池用完了再冲充电(hellip)(hellip)这样的好习惯你还保留着多少,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今天,这些习惯还有必要保留吗?让我们一起来知道一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概念。


新买的手机需要激活电池?


旧习惯:新买了手机,热情的导购会一再嘱咐一定要手机的电池进行激活。详尽做法就是前三次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然后每次都要把电量用尽。这样的场景应当是发生在若干年往日,今朝很少有导购员会这么嘱咐了,不过很多人还是保持了这个良好的习惯。


新概念:往日手机的电池是镍氢电池,实在是需要我们人工激活的。但是今朝手机大多数都是锂离子电池,手机在出厂前均已激活,不需要进行12小时的超长时间充电。另外,锂离子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器在电池洋溢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继续十几小时的涓流充电。也就是说,锂离子电池在洋溢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长时间充电的话,还有可能会让你的电池处在危险的边缘,从而损坏手机电池寿命。


一定要将电池用完了再充电?


旧习惯:很多人认为要等到手机完全没电后再充电比较好,因为电池会有记忆效应,在不完全放电的状态下充电,容易使电池过度充电,时间长了造成电池电压下降。让使用者萌生电池很快就用完了的感觉。


新概念:较早的镍镉充电电池和镍氢充电电池的确会萌生一种被称为记忆效应的现象,但是对于今朝的大多数手机采用的锂离子电池来说锂离子电池根本不适用,因为它没有多大记忆效应,用户完全可以在电量还有10%到15%的时候充电。甚至倘若你认为手机难以坚持完第二天,那么即便还剩70%的电量你也可以充,这个根本不必担心。相反,深度充电(也就是用光了再充)反而对锂离子电池有害。


移动电话不必移动着打


旧习惯:1998年,在宋丹丹黄宏的春晚小品《回家》中诞生了一句名言:移动电话就得移动着打。很多年过去了,移动电话移动着打得情况依然很常见,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不停的走动仿佛让手机都揽到更多的信号,从而让实现通话质量的改善。


新概念:接电话时来回走动,会造成手机信号强弱变化,而手机也总是不停地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电磁辐射量也会增加,同样的道理,在行驶的车上接打手机,也会加大手机的辐射量,这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留意在接打手机时不要来回走动,尽量避免在行驶的车上接打手机。


蓝牙是耗电大户?


旧习惯:蓝牙可以用来传照片、传音乐,不费流量,非常好用。但是只要你开着蓝牙,它就会一直吃掉你那可怜的电量。所以没什么用的时候尽量不要打开。


新概念:蓝牙的功耗今朝已经不是问题,蓝牙4.0显著的特点就是超低功耗。同时除了蓝牙之外的其他传感器,比如GPS、加速感应器、陀螺仪等等,在iPhone5s的M7协解决器和Android上的SensorHub出来之后,能够不通过CPU而独立管理这些传感器,大幅度的降低功耗。所以,同时配备蓝牙4.0的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大可一直打开蓝牙,保持实时的数据传送。iPhone5s和拥有SensorHub的手机也完全可以保持GPS打开状态,忘记电量不足的尴尬。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