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国内锂离子电池业存产能过剩担忧

2021-04-24 ryder

从2012年底到2013年6月,受政策倾斜,锂离子电池投资继续增温,目前计划投资的项目已经排至2015年,预计到时将形成超过高达50亿Ah的产能。同时7月9日美股市场上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股价开盘涨2.7%且今年至今涨幅250%的信息更是笔直刺激了国内的相关范畴。


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头企业。而作为新能源电力驱动动力的核心部件,锂离子电池笔直占动力总成本的60%左右。随着新能源动力车市场的发展,锂电业毫无疑问将成为收益最大的行业,但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于锂离子电池产能高速扩张的担忧也开始升温。


有关机构电子行业分解师认为,早在2009年电动车概念盛行之初,锂资源概念股就已受各路游资炒作。但当时电动车市场尚未打开,关注度比较低笔直导致热炒的锂资源股一直表现平平。近日随着特斯拉效应的影响,投资者对行业的预期又普遍开始向好。


作为能源界的新宠,锂电业近一段时期的发展被人认为有重蹈处于风口浪尖的光伏行业覆辙的趋势。在政策眷顾下锂电业会否同光伏行业一样,由于短期内的急速扩张,导致产能过剩,盈利能力下降,供过于求等问题,颇令业内人士担忧。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据预测,至2015年中国乘用车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和电动商用车总需求仅为12万辆左右,消耗的锂电约9亿Ah,而产能则大大超出需求。罗兰贝格公司早就在之前的报告中指出,截至2015年,全球车用锂离子电池产能至少将会是实际需求的两倍。整整多出一倍的供给最后要怎么样消化将成为行业将来发展所非得面对的问题。


据有关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因为受制于技术路径的纷杂、终端市场需求萎靡以及关键材料价格高居不下等因素,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热度一直只是浮于表面,收益和这种虚假繁荣落差较大。同时由于国内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程度比较低,技术的积累程度不深,锂离子电池企业将来的发展方向不够清晰,很多企业事实上一直随波逐流,被市场牵着走,没有形成真正的自主力量,因此整个行业从本质上看其实脆弱不堪。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