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电行业大起底:三大问题和两大需求

2021-04-24 ryder

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量随着使用范畴的不断扩展而递增,目前中国已是仅次于日本的锂离子电池加工大国。我国锂离子电池的加工仍处于起步时期,由于国家鼓励发展锂电池的加工,我国不少电池厂以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均看到锂离子电池的潜在市场,不惜投巨资到此行业;但是其技术水平、设备水平相对落后,无法在国际市场中立足,企业仍以内销为主,面临传统18650市场的价格战、动力电池市场前途未定、传统数码产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产业现状堪忧,路在何方?


市场现状


1、18650市场(价格受阻,市场杂乱)


2011年,随着智能数码终端较大的能量消耗,催生了移动电源的需求,带动了圆柱18650电池的增长。但经过两年的发展,移动电源市场现已鱼龙混杂,山寨、低端产品充斥着市场,市场无序杂乱。


全球18650的知名品牌有松下、索尼、三星、LG等。因此国内大部分厂家只能选择走中低端或山寨产品路线,控制成本,以价格占领市场。而三星18650预计在今年第四时度价格将降至1美元,若果真如此,这个价格将比中国部分中端18650厂商的价格还要低,对国内厂家雪上加霜。


从上半年来看,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芯均价下降分明,中低端市场电芯价格下降幅度更大。低端市场价格杂乱,已经出现1AH不到4元的软包电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毛利越来越低,势必会刮起企业倒闭潮,面临行业重新洗牌的局面。


2、铁锂动力电池市场产能过剩,前途未定


依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统计,2012年底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企业达到105家,而在2008年全国仅有10家左右,截止到今年5月份,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业整体产能规模已达40亿安时。相信大多数企业都是在2008年左右被新能源汽车概念吸引进入这个范畴,国家虽然大力鼓励电动车行业发展,但其整套动力系统技术不成熟,近年的电动车市场规模到目前依然刚过万辆,而动力电池企业扩张过快,供过于求、产能闲置,大多数加工厂家都是靠着副业在维持生计,与当初的电动车动力电池梦渐行渐远。


不仅如此,电池企业还承担着退货与回款风险。众所周知,电动车动力系统除电池外还有BMS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等组成,而但凡出现质量问题,关注焦点与责任原由基本都放到电池上。因此企业又陷入退货、扣质保金等诸多问题,令电池企业苦不堪言。例:2011年深圳沃特玛与五洲龙合作的大运会电动大巴项目,目前双方应当也在为货款问题而纠结。


今年使用美国A123公司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Coda和Fisker相继倒下,而特斯拉选择松下的18650电池方案却在2013年第二季度北美市场的销售再破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深思在刚刚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准备弯道超车时选择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路线是不是是个错误?究竟该选择哪种技术路线是目前大家面临又一困境。而笔者目前仍认为,虽然铁锂离子电池比能量低,但还是电动车电池的最佳选择。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