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需求旺盛 中国锂离子电池投资迎来井喷

2021-04-24 ryder

新能源汽车风头正劲,在它的拉动下,中国的锂离子电池投资也迎来了井喷。


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在锂离子电池细分范畴,中国已有54家动力电池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扩产计划,投资金额累计近1160亿元人民币。


需求旺盛,是井喷的主因。中汽协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3.1万辆,约占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到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有望冲破100万辆。今年这一数字还在飙涨。


在6月30日的动力电池战略发展研讨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如今市面上有3种动力电池: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其中,锂离子蓄电池被目前的主流新能源汽车所广泛使用,并受资本的热烈追捧。


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中的地位有多高,这在工信部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中可见一斑。在去年10月第一批公示的10家单体企业目录中,8家企业的所列产品均为锂离子电池。


《规范条件》正在扮演着行业筛选者的角色。截至今年6月,入围《规范条件》目录的电池厂家共4批,57家,约为中国现有动力电池加工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三星SDI、LG等日韩企业没能入选。按照目前的规定,新能源汽车获得补贴的口径缩小,唯有搭载入围目录企业的动力电池才有资格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从而获得补贴。这将塑造国内动力电池的新格局,在提高产业门槛的同时,对国产企业倾斜,给予国内企业更多的成长空间。


新格局下,不少企业不约而同地瞄准了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6月20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SZ)入围《规范条件》第四批目录。7月4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投资额达25.18亿的动力电池项目已经签订,将用于张大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鹏辉能源(300438)是另一家同时间入围的上市公司,4月,鹏辉能源发布公告,表示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9.668亿元,同样用于提升动力锂电产能。但目前,鹏辉能源还未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


企业大举进军锂离子电池加工范畴,令电池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高盛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称,锂可能就是21世纪的新石油。高盛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市场对锂的需求将增长11倍,达到超过30万吨。


锂离子电池产业高烧之下,锂也成为了热门大宗商品,在2015年其他金属难逃下滑趋势时,锂价仍涨28%。此外,磷酸锂价格从2015年初的4万-5万元/吨,涨到2015年12月初的9万-10万元/吨,2016年4、5月份期货价格继续提高到15万元/吨。


高价刺激下,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作为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龙头企业之一,中信国安盟固利在今年3月,宣布投资15亿元,成立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中信国安盟固利计划年加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3万吨,产值40亿元。


企业热情高涨的同时,地方政府也敏锐地捕捉到了锂离子电池的热潮。4月,作为招商引资项目,重庆特瑞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重庆忠县,建设总投资31亿元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项目,将建成年产10万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加工装置。项目将为忠县带来10亿元税金和1000多个就业岗位。达效后,预计实现130亿元年销售额,13亿元盈利额。


围绕着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合作协同能力正在增强,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上都有了快速提升。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发挥产学研的合作力量。作为中国第一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近日成立的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或许能改善这一问题。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将来,通过协同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将被进一步打通。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