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随着社会用电逐年激增、可再生能源规模壮大、微电网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新业态不断发展,储能市场催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业内专业人士预判,储能市场将是继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万亿级市场,储能相关技术成为一种高效需求,各公司纷纷涉足,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的动(意)力(愿)最为强劲。
当绝对安全的储能消防已经被行业提上日程,而作为伴加工品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将在安全管理方面受到更严格的考验。
从车用到储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防止不能成短板
自2017年五部委联合公布《关于促使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挥意见》以来,越来越多的锂电公司开始转战储能市场。但是,近年来全球电化学储能站频繁发生的起火事故,已成为悬挂在产业发展之路上的一把利剑。
电化学储能电站市场张大,安全事故逐渐多发,2018年,韩国发生了23起储能电站起火事件,导致韩国1490个储能项目中封闭了522个。
我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等专家认为,锂电池的起火大部分是由热失控引起的。锂电池材料的能量密度越高,安全风险也就越高,发生热失控的风险也更大。要避免火灾,就要从根源着手,从电池单体到整个系统进行系统设计,控制甚至避免热失控、热扩散的发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化学储能的发展也是必然趋势,重视电池安全问题是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应加快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使用市场端,由于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快速迭代等原由,电池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面关注,这就要求提升储能电站的安全水平,强化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管理和储能电站消防预警系统功能。
目前市场上有类似成熟经验的公司并不多,成立于2015年的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算一个。
移动交换电储能使用
从车用到储能,电池安全防止在于“嗅探”智能
2019年七月,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联合公布了《贯彻落实<关于促使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挥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化使用,提升储能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作为参编单位的创为,创始人张立磊基于电力行业的工作经历和独到的战略眼光,早已瞄准了储能安全范畴。
从储能电站火灾发生、发展情况来看,锂电池单体或系统一旦起火,灾害就是不可逆的,所以消防系统的设计非得要以绝对安全为目标。
创为储能智慧消防系统遵循“防止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融合电池管理系统、预警系统、基于电池特性的热失控检测系统、火灾检测系统、灭火控制系统等,各系统实现数据融合和智能判断,及时对电池系统进行安全管控。系统采用电池PACK、电池簇、电池室、外部消防四级防护设计,以专有技术进行热失控危险信号的监测预警,并配置多种灭火介质、灭火药剂抑制火灾,戒备火势蔓延,从源头杜绝起火事故的发生。
创为从2012年起开始立项研发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及自动灭火技术,历经200余次各类电池热失控实验,通过纵向、横向、垂向三维融合,研发出了“锂电池热失控模型”,创造性地处理了新能源行业的安全隐患。
从2015年正式装车运行至今,该系统已成功预测200起潜在安全隐患,准确率100%,已经成为当前电池箱热失控预警及自动灭火的核心技术。
目前,创为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公司、国家科技型中小公司、山东省软件公司,拥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一名,国家合作项目一项,团队成员有50%以上为研发人员,是山东中小公司的“隐形冠军”公司。
2017年,在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管理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创为,正式进军储能范畴,开始钻研实体储能安全技术,2018年初,创为正式公布面向储能范畴的产品——储能智慧消防系统,展示了自身跨界综合处理方案的实力。
烟台创为以储能安全处理方案为主营业务,致力于绝对安全的储能智慧消防系统,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牵头制定行业标准2项,参与制定国家级行业技术标准16项。拥有发明1项、实用新型12项、软件著作权14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从储能到氢能,电池安全防控效应需联动
创为系统由自动消防主站后台系统和储能站自动消防系统组成,“多级预警、多级防护”的概念,通过采集数据进行演算,与消防系统形成联动,实现准确预警及时消除隐患。
目前,该系统已使用在南都电源、中天储能、北京泽弗斯、苏州安靠、江苏科信、上海彩日、储能在线、蜂巢能源等100多个储能电站项目中使用,深受客户信赖。
涉及到的使用项目有电网侧储能、电源侧储能、风光储能、微网储能、移动交换电储能、公司储能、楼宇储能、住宅储能等多个范畴,基本倾覆了当下储能使用的各个范畴。
将来能源发展,必然是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张立磊提前预判到了燃料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做细分范畴小产业也要观察行业大趋势,方向的选择很紧要。氢燃料锂离子电池的前景很可观,创为也会将研发目标转向燃料锂离子电池安全,争取研发出一套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氢燃料锂离子电池管理、储能管理完整的智能安全处理方案。”
将来储能产业会呈现出分散的结构,涌入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通过技术发展与跨界融合,氢燃料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储能安全等方面会进一步实现智能化集成,此项事业任重道远,创为也会持续发力。
公司用户储能
从使用到发展,创为提出强化行业监管考核措施
提议国家出台储能电站建设管理规范,确定储能消防系统有甲方强制招标,不得由系统集成商和分包商招标采购,提升重视程度和层级,充足保障创新技术对行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储能电站安全防护水平,促使带动行业创新,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技术标准:行业正跨过试点和探索阶段,市场规模逐渐张大,提议尽快着手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技术标准,针对特定消防对象,从电池单体、系统到整个储能站分级确定火灾安全标准。
完善建设和验收检查标准:尽快明确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设计、建设和验收等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建立特殊行业准入制度:鉴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起火安全事故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同时,锂电池热失控预警研究的专业性强、技术门槛较高、投入较大,提议设立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资质准入制度,避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影响行业发展。
提议设立安全问题一票淘汰制:鉴于储能电站火灾危害和影响极大,提议对准入公司执行安全问题一票淘汰制,出过问题和事故的公司,限定期限内不准再进入市场,倒逼公司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截止目前,创为已在新能源商用车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装置、储能站智慧消防系统等范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在电池梯次利用、安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也积极布局。
作为创为带头人的张立磊表示:“分布式能源在可见的将来一定会来到,到那时家家都会有充电枪、太阳能板或是小型风力发电机,储能设备和技术也将会有长足的发展。创为对储能的将来信心十足,那将是我们更广阔的乾坤。”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