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其相关的产业链也迅速被带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投入市场。2017年九月份,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各池厂纷纷张大产量,来应对巨大的行业需求。与2012年相比,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高了1.7倍,而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加工国,公司竞争力也在大幅度加强。
照理说,锂电池行业变得如此"热闹",关于新能源的发展也是件好事,然而没想到,利润却成为了让公司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在政策的支持下,无论内行外行,都想在动力锂离子电池范畴分一杯羹,于是在近几年来,动力锂离子电池几乎成了一颗"摇钱树"。但早在2017年,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就预计2018年,预期产量扩张速度仍将持续,竞争、补贴减少甚至取消将导致价格下降,而能量密度提升和规模效应对成本降低影响十明显显。原料价格坚挺将影响电池公司毛利率,预计2018年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毛利率将由目前的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的利润空间正在一点点被吞噬,电池公司在短时间内压缩成本的意愿非常强烈。电池公司将通过向上游隔膜、电解液压价等"降本"措施,以及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加工等措施来尽力弥补。
据外媒预测,我国锂电池全球占比将从2016年的40%上升至2020年的70%,然而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锂电池的核心技术实在存在差距,高端的锂电产品非常稀缺,低端产品大规模加工后泛滥成灾,形成产业"白菜化"现象,导致公司利润率不断降低。如今电池行业竞争如此猛烈,仅依赖锂电池已经越来越难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拥有上游的锂矿等紧要矿产,并拥有冶炼出产标准化原材料的能力,都将成为公司竞争力提升的紧要因素。行业发展迅速,带来的结果就是供需完全不平衡,钴、镍、铜、锂等矿产资源价格轮番大幅上涨,目前在正极材料使用成本中,镍、钴、锰成本已经占到正极材料成本的90%,而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
将来锂电公司发展的方向有多样化,一是在原有技术上加大变革,二是对上下游加工线的拓展,三是与上下游公司互惠合作等等,公司应依据自家的经营状况来合理应对。最关键的是,我们依然要加快电池核心技术的发展与研究,从而迎接因新能源发展而将面对的巨大电池市场。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