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我国网十月二十六日德清讯闫志刚】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5G等新技术在汽车范畴的广泛使用,以及电池技术的快速提升,汽车产业正发生深刻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连化和共享化等“新四化”趋势愈加明晰,电动化作为产业变革的基石,仍需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持续创新冲破;另一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外生力量——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正加速退出,产业发展急需挖掘内生力量,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整车性能和降低整车成本迫在眉睫。
十月二十六日,由我国电动车百人会和我国信息化百人会主办,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分会承办的“2019全球将来出行大会?将来动力论坛”在湖州德清召开。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分会、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昆仑化学、中航锂电、苏州锂盾、蔚来汽车、国轩高科、株洲中车时代、欣旺达等行业机构及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专家和公司代表,围绕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问题及机会等热点议题带来精彩演讲和观点分享。论坛由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分会秘书长张雨主持。
图为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分会秘书长张雨主持会议
图为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发表主题演讲
就目前技术来看,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安全性提升是一个矛盾体,双方很难兼顾。一味地追求高能量密度,忽视安全性,就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大大新增,而忽视能量密度的提升将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终不利于产业发展。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认为,“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同时提升是电动车所主导的时代对电池的必然要求,通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创新方案,可以实现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协同提升。”详尽而言,新工艺方面,采用叠片加工工艺,可以使电池能量密度相较于目前主流的卷绕工艺提升5%左右,循环寿命新增10%,同时也更安全;新材料方面,开发NCMA四元材料,电池热稳定性将更高,循环性能也大幅提升;新技术方面,采用CelltoPack(CTP)技术,提升电池组体积利用率,减少电池组零部件数量,既可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还可以为安全做更多的冗余设计,使得电池系统更安全。
图为亿纬锂能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袁中直发表主题演讲
在提升新能源汽车效率和安全性方面,亿纬锂能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袁中直教授为与会代表分享了亿纬锂能的创新践行。袁中直表示,公司推出的“锂电池电容器”是一种介于化学电容和锂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兼具电容的高功率特性和电池的高能量特性,相关性能指标较现有主流产品都有大幅提高,为汽车48V启停电源、HEV电池系统等产品设计供应更多参考。
图为昆仑化学董事长郭营军发表主题演讲
电池性能的提升离不开材料方面的冲破,同时,电池安全更要材料方面的创新。会上,昆仑化学董事长郭营军解析了电解液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关于新一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的创新理论研究办法。
图为中航锂电CMO谢秋发表主题演讲
相较于燃油车,电动车首次购买成本较高,但其使用成本分明低于燃油车,倘若能再提升整车及电池组使用寿命,延长车辆余值,将使其更具竞争力。中航锂电CMO谢秋从上升电池寿命提升电池余值、技术正向开发、产品标准化及项目规模化等角度分享了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降成本理念。
图为苏州锂盾总经理夏文进发表主题演讲
动力锂离子电池降成本,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化是关键。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带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锂电装备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进而推动动力锂离子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不过,作为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铝塑膜,市场过去一直被日本三家公司占据主导。铝塑膜依靠进口,不仅成本偏高,且还影响着国内软包电池市场的壮大。据苏州锂盾总经理夏文进解析,目前,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铝塑膜正在崛起,除了产品品质可以媲美日本先进产品,国产铝塑膜还具备成本、服务、应和、协同合作等优点。随着国产铝塑膜的的逐步导入,国内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会上,夏文进还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国产铝塑膜——基于MicrolayerTM专利技术的软包锂电池用非极性微波锚固法铝塑膜产品案例。
图为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筑波研究院院长程骞发表主题演讲
日前,网上流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拟将固态电池列为我国新能源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固态电池因兼具高能量和高安全,吸引了全球电池公司、车企和研究机构的密切关注。会上,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筑波研究院院长程骞就当前固态电池紧要技术路线、各国紧要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进展进行了分享。
图为蔚来汽车电驱动系统杰出专家许力文发表主题演讲
图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晓辉发表主题演讲
会上,蔚来汽车电驱动系统杰出专家许力文、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晓辉还分别就电驱动技术发展趋势等议题进行精彩演讲。
图为圆桌讨论环节
在圆桌讨论环节,动力锂离子电池使用分会秘书长张雨与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欣旺达总裁梁锐、亿纬锂能副总裁袁中直、中航锂电CMO谢秋、苏州锂盾总经理夏文进共同围绕“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挑战、下一代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机会”等展开交流讨论。电池我国网将在后续报道中呈现相关精彩内容。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