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虽然目前锂电池在设计过程中都内置线路保护板,通常情况下电池过充过充的几率很少,但如果电池起先不预充,会带来很多方面的隐患,如保护板失效、长时间放置的自放电率等,当电池过放会导致活性物质的恢复困难,此先以小电流充到2.5V至3.0V,再转换成快充是必要的。预充电小电池可以有效处理过放电池的充电问题。
锂离子电池在工作时电压从2.5V到4.2V,当电压小于2.5V时,电池放电终止,同时因为放电回路封闭使内部保护电路的电流损耗也降为最低,当然,实际使用中由于不同的内部材质,放电终止电压可在2.5V-3.0V范围,当电压超过4.2V时,充电回路终止,以保护电池安全;而当单体电池工作电压降到3.0V以下,我们即可认为过放电状态,放电回路终止,以保护电池安全。
有同行认为:为快速洋溢电,选用大电流快速充电,这种想法是一个误区,充电电流并非越大就越好,就拿单体的锂电池来说,它的充电方式都包括恒流、恒压充电过程,恒压通常为4.2V,恒流设置值为0.1C~1C,虽然大电流的充电会缩短充电时间,但也会造成电池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容量的降低,所以正确认识电池预充电的紧要性,锂离子电池在设计过程中之所以增长预充功能,目的就在于此,所以电池一定要进行预充电,且选择恰当的恒流值为电池进行充电。
补充讲解下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
锂电池的充电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涓流充电(低压预充)、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止。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基本要求是特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从而保证电池安全充电。增加其它充电辅助功能是为了改善电池寿命,简化充电器的操作,其中包括给过放电的电池使用涓流充电、电池电压测试、输入电流限制、充电完成后关断充电器、电池部分放电后自动启动充电等。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