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为了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靠,欧盟正在建设大型电池厂和研发下一代电池,以保持其在动力锂电池范畴的独立性。不过,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欧盟非得先处理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和锂电池相同,欧洲用于加工锂电池的石墨负极材料紧要从亚洲进口,这就意味着欧洲的动力锂电池投扩产或将面对负极材料供应短缺的问题。
目前惟有法国的CarboneSavoie(卡本•萨瓦)和德国的西格里碳素(SGLCarbon),被认为是为数不多能够应对该挑战的欧洲公司。
日前,CarboneSavoie举办了一座碳烤炉投产的剪彩仪式,该项目投资1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8463万元),可使其碳产量提升一倍,这是制造锂电池用超纯合成石墨的第一步。
CarboneSavoie还表示,它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加工技术,该技术仅将目前加工碳材料所需能源降低一半,并将废物水平降低了一半。
“与我国石墨相比,它将更便宜、更高效,同时消耗更少的能源。最困难的是,我们非得迅速行动。”
2019年十二月,欧盟委员会已批准向七个欧盟成员国供应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9亿元)的援助,以支持欧洲电池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
这七个国家分别为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芬兰和瑞典,研究项目旨在支持创新和可继续的液体电解质和固态电池的开发,紧要关注范畴包括锂电池原材料的提取和出产、先进化学材料的创建、电池和模块设计、系统集成以及电池回收等。
欧盟委员会表示,该项目将有17名笔直参与者,包括工业和汽车巨头如巴斯夫、优美科、宝马、PSA、欧宝、帅福得、瓦尔塔、西门子、索尔维、曼兹以及瑞典电力运输试验室(SEEL)等,计划于2031年完成。
随后,德法两国制定了一份超级电池厂的蓝图,计划在欧洲共同推动一项总投资达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3亿元)的电池项目,总产量约为48GWh。
很显然,欧盟正在斥巨资投建大型电池项目和研究下一代电池公司,意识在动力锂电池范畴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靠并实现赶超。然而,本土锂电池产业供应链的缺失或将成为欧盟实现其电池目标的重大障碍。
在锂电池材料范畴,欧洲有嘉能可、欧亚资源、优美科、巴斯夫等大型正极材料相关公司,可以满足中日韩电池公司以及欧洲本土公司建厂的原料采购需求。
但在负极、隔膜、电解液以及其它材料范畴,欧洲都比较缺乏,从而对欧洲建设大型电池项目萌生妨碍,不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保障原料供应稳定。
值得留意的是,随着中日韩电池巨头在欧洲建厂扩产和欧洲本土电池公司崛起,来自中日韩的锂电池材料公司也计划在欧洲建厂,就近供应配套服务。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