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2013年六月,南京中电光伏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其牵头的效率20%以上低成本晶体硅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加工线项目,成功加工出转换效率为20.3%的高效单晶太阳电池,并即将投入量产。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无疑是推动光伏发电技术更广泛使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由于晶体硅技术是目前光伏技术的主流,因此,基于晶体硅技术的高效电池技术的研发,一直为各国政府及业内紧要公司所重视。作为高效率硅太阳能电池试验室转换效率世界纪录(25%)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中电光伏首席技术官赵建华博士表示,高效电池的量产,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怎么样实现20%以上的转换效率,并在批量加工时稳定地保持这一效率。量产高效电池的加工成本,与出产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SunPower用电镀的办法可以做到很高的效率,达到24%都没问题,但其成本同样也非常高。赵建华举例说,中电光伏2012年推出的250瓦QSAR单晶电池包件,在德国PHOTON试验室的户外太阳能组件单位面积年发电量探测中,曾获得了151种组件中排名第五的好成就,而前3名都是Sunpower的组件。
赵建华认为,目前来看,量产高效电池的难度依然不低,首先是不一定大家都能加工得出来,其次是加工出来的性能也不一定稳定。其中的紧要原由一是出产工艺还在摸索中,二是受到成本的制约,这为量产高效电池带来一些障碍。倘若不考虑成本,能够量产高效电池的公司还是有几家的。但要做出同时满足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电池,则不容易。因此,高效电池目前还只能是一个尖端产品,产量很难一下子放大,市场需求也不见得跟得上。从目前光伏公司普遍的财力情况和产品的最终市场空间来看,高效电池的规模化量产还面对着很多障碍,很难一下子推广开。
近年来的实际市况,也印证了赵建华对趋势的判断。有迹象显示,由于多晶硅的成本优点,国内多家原本既加工单晶硅又加工多晶硅电池的公司,此前都已停产了其单晶硅产量。数家专事单晶硅加工的公司,也面对着市场正在收窄的窘境。而单晶硅,正是制作高效电池的紧要材料。很多客户表示,他有的是面积来安装电池板,因此要的不是高效,而是便宜。
另外,还有的高效电池研发者甚至已退出了该范畴。肖特公司曾宣称,用P型单晶加工出21%的高效电池。但该公司目前已封闭这一业务,技术团队也已解散。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