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屁股下面的电池是不是安全是电动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你的汽车装有40度电池,40千瓦时=144000kj,每克TNT炸药含有4.2kj的能量,那么40度电池的能量相当于34.2kgTNT炸药。因此,电池的安全性尤为紧要。
我常常看到一些汽车公司在宣传中说,为了夸耀自己的安全性,他们的电池经受了多次残酷的探测,如火灾、水泡、挤压等。
这让我非常反感,原由有二。
第一,车用动力电池在量产前非得要通过电池安全的强测试试(GB/T31485,GB/T31467.3),挤压,泡水,火烧,跌落,振动,碰撞等探测,都是非得通过的。也就是说,能上市的电池,都通过了这一系列的探测。所以,你强调你通过了这些探测,本身没毛病,但有哪些值得吹嘘的呢?因为每家车企都可以这么宣称,我的电池经过了这么一系列的探测。
第二,最为关键的是,是不是经历了这么一系列严苛的探测,就能确保电池够安全呢?我认为还不够。
下面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电池安全探测,不应当仅仅针对新电池。
锂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极会萌生锂枝晶,反复充电后,锂枝晶会越长越大,刺穿隔膜,造成内部短接(内短路)引起电池失效,因此新电池和使用一段时间过后的电池安全性能肯定是有差异的。目前电池强检都是型式检验,就是针对新产品新电池。
那么,在全世界范围内,电池标准有没有是针对使用过一定循环次数后的电池的要求呢?答案是:有的。
联合国针对危险品运输专门制定的《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实验和标准手册》的第3部分38.3款,即要求锂离子电池运输前,非得要通过高度模拟、高低温循环、振动实验、冲击实验、55℃外短路、撞击实验、过充电实验、强制放电实验,才能保证锂离子电池运输安全,也就是俗称的UN38.3。
UN38.3中针对这些安全性探测,就明确对样品有要求,既要有完成第一个循环的电池(新电池),也要求有完成25个循环的电池(旧电池),当然这个旧是相对而言。
UN38.3过充对样品的要求(例子)
那么,在我们的电动车上市之前,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一定的充放电次数下对旧电池进行探测呢?我认为这是必要的。
当然,要求企业在进入新产品时,要进行产品周期探测显然是不实际的,因为这将大大延长产品周期。
但是,随着将来电池技术稳定性的不断提高,我们可能会逐步考虑增加电池安全探测的样本范围,包括新电池和经历过多次循环的电池。
一个崭新的产业将持续走向标准化和成熟。我们期望着这一天!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