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现象】不久前,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3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锂电池(以下简称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贡献,再次引起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关注和讨论。从上世纪70年代锂离子电池概念的提出,到上世纪90年代进入市场,如今,锂离子电池已经被使用到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将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使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进而推动人类社会能源变革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可继续发展、增强环境保护注入新的动能。
【点评】相较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传统能源供给方式,锂离子电池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碳基供能方式,减少了碳排放量,为可继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锂离子电池开始进入市场,逐渐成为电器和IT终端设备的动力选择。更小的体积、更稳定的性能、更好的循环性,使锂离子电池逐渐遍布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助力人类向清洁世界迈出紧要一步。
中国是锂离子电池产业大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年)》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工国和最紧要的使用市场,在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尤其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累计产量达139.9亿只,同比增长25.9%;产业规模达到1727亿元,同比增长9%。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产量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行业公司市值规模逾1万亿元。全球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为相关范畴带来新的商机。
如今,随着汽车电动化趋势的来临,锂离子电池得以发挥作用。得益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发展迅猛。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的车规级锂离子电池,拓展了电动车行业的前景,得到政府和市场的初步认可。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压力加大,将一些低端产品淘汰出局,使得市场竞争更加猛烈,倒逼相关企业以更高的产品性价比、更快的市场反应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优点。
同时也应该看到,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和使用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比如,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尚存在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核心技术尚未实现分明冲破,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有待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离不开对其他清洁能源的进一步探索。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冲破和创新密不可分。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将不断推进能源加工和消费革命,构建一个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