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科学家控制阴极材料中结构缺陷浓度 可提升锂电池性能

2021-04-24 ryder

工程师们都在设计具备更持久电池的智能手机、续航里程可达上百英里的电动车、可以存储可再生能源供将来使用的可靠电网,而倘若科学家们能够设计更好的阴极材料,上述技术将唾手可得。


迄今为止,加强阴极材料的典型策略是改变其化学成分。不过,据外媒报道,今朝美国能源部(DOE)布鲁克海文国家试验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的化学家们对电池性能有了新发现,得出了优化阴极材料的不同策略。他们的研究专注于控制阴极材料中结构缺陷的数量。


布鲁克海文国家试验室兼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BrookUniversity)化学家PeterKhalifah表示:“我们改变了阴极的原子排列,而不是改变其化学成分。”


今朝,大多数的阴极材料都由锂离子和镍等过渡金属交替层组成。在此类层状结构中,通常可以发现少量缺陷,意味着可以在应当存在锂离子的地方找到过渡金属的原子,反之亦然。


Khalifah表示:“可以将缺陷看出是完美材料结构的“错误”。众所周知,倘若存在大量的缺陷,会导致电池性能糟糕。但是,我们知道到,倘若有少量缺陷,实际上可以改善电池的关键性能。”Khalifah表示,好的阴极材料会具备两种性能:离子电导性(锂离子可以很好地移动)以及电子电导性(电子可以很好地移动)。


他表示:“缺陷就像是在锂离子和过渡金属层之间戳一个洞,让锂离子和电子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而是可以在三维空间中移动。”


为了得出该结论,科学家们要进行比以往更高精度的试验,测量阴极材料中的缺陷浓度。Khalifah表示:“阴极材料的缺陷浓度在2%至5%之间。往日,只能以约莫1%的灵巧度测量缺陷浓度,在该项研究中,我们精确测量了缺陷浓度,灵巧度为0.1%。”


为了实现此种精确度,科学家们利用美国能源部两个科学用户机构–能源部阿贡国家试验室的大型同步加速器先进光子源(AdvancedPhotonSource,APS)和能源部橡树岭国家试验室的散射中子源(SpallationNeutronSource,SNS)的数据,进行了粉末衍射分解。


粉末衍射是一种强大的研究技术,可以通过将X射线、中子或电子的光束射向材料,并研究光束要怎么样衍射,以知道材料中单个原子的位置。在本研究中,科学家们在APS进行X射线测量,在SNS进行了中子测量。


科学家们能够如此精确地测量缺陷浓度,之后就可以研究缺陷与阴极材料之间的关系。最终,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可以实现任何缺陷浓度的“配方”。将来,此种配方可以指挥科学家利用更便宜、更环保的材料合成阴极,然后调整缺陷浓度,实现最佳电池性能。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