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华东理工大学吴永真教授和朱为宏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电池大面积空穴提取层的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目前能源范畴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其试验室小面积器件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已达到25.2%。为实现商业化使用,还需要处理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和大面积制作问题。
为此,华东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提出分子锚定共组装策略,设计合成含有吸附基团的空穴传输分子TPA-PT-C6和亲水性铵盐CA-Br,协同共组装于ITO电极上,制备高浸润平均的空穴传输单分子层。CA-Br的引入不但能调节空穴提取层表面能,增加钙钛矿前驱体的浸润性,改善钙钛矿膜的形貌和质量,还能有效钝化界面阳离子空位缺陷。基于该空穴传输层的p-i-n型大面积钙钛矿电池和模块电池分别获得了17.49%和12.67%的光电转化效率。(记者黄辛)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