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力储能BMS标准化进展

2021-04-24 ryder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电池在传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之外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由于电池在滥用情况下比如过放、过充、过流、短路、过热等不仅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严重甚至还会引起起火爆炸等现象,随着单体电池容量及系统产品的规模的不断新增,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除了对电池本体的安全性进行改进之外,做好电池的监控管理是保障现有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和寿命的必要手段。因此,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系统的用途就显得愈发紧要。


BMS可以保障并优化电池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电池效率,延长电池寿命,并对电池供应安全保护。IEC62619标准中【1】中给出了常见的设备、电池和BMS的组成逻辑框架,BMS某种程度上已是电池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ExamplesofBMSlocationsandbatterysystemconfigurations(IEC62619【1】)


BMS一般包括电池的数据采集分解、SOX状态计算、充放电管理、电池保护、电池均衡、热管理、数据通信等功能。


电池的数据采集分解的对象紧要包括电压、电流、内阻以及温度。电压、电流、内阻是表征电池特性的紧要参数,电池温度是电池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电池管理系统的所有算法、控制策略等都是基于采集的数据作为输入,影响BMS性能的紧要指标是采样速率、精度。


SOX状态计算紧要包括电池的SOC、SOH以及SOE等。这些状态是对电池进行控制和功率匹配的紧要根据。BMS要及时计算出电池的SOC、SOE值,供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功率配置和确定控制策略。SOH紧要供用户评估电池的健康状态以及预期寿命管理。


电池保护紧要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短路保护及过热保护等。BMS要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是不是超出正常范围,并在超出一定条件后作出反应并供应相应的保护。


电池均衡紧要使串联的单体电池或电池包电压(容量)偏差保持在预期的范围内,从而保证每个单体电池在正常的使用时保持相同状态,以戒备过充、过放的发生。目前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池的效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新增安全性,要求BMS能够实现电池均衡。


热管理是控制电池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区间,关于大功率充放电和高温条件下使用的电池尤为关键。热管理的目的是使电池温度平衡,尽可能降低电池温度在空间上的差异性。


BMS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是BMS的紧要功能之一,依据实际的使用要,可以采用不同的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换。一般采用CAN、RS485、以太网等实现相互间的信息通讯。


BMS本体紧要由中央解决单元、数据采集测试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漏电测试电路)、均衡模块、显示单元模块、控制保护部件(熔断装置、继电器、断路器)等构成。BMS要在符合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要求的基础上,确保对电池的监测控制和保护。


BMS相关标准方面,全国电力储能标委会2017年最早公布了GB/T34131-2017《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紧要面向电化学储能电站的使用规定BMS的使用条件、功能、检验要求等。


国外,CSA和IEEE正在制订BMS相关标准要求。CSA立项了《BatteryManagementSystems》,涵盖BMS的设计,性能和安全,不仅面向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使用,也包括移动电源使用、电动机械工具等。IEEE立项了《RecommendedPracticeforBatteryManagementSystemsinEnergyStorageApplications》,紧要包括固定站房中BMS的设计、安装和配置的要求,对接地和隔离、被动和主动均衡、有线或无线传感器等BMS硬件的要求,以及对降低风险的最佳操作算法、告警、与外部通讯等软件功能要求。涵盖的电池类型包括锂电池、钠电池、先进铅酸蓄电池和液流电池。CSA和IEEE的两个标准工作组已建立联系,以保持标准的协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19年在GB/T34131-2017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公司,共同制定并公布了T/CNESA1002-2019《电化学储能系统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对相关的逻辑架构、术语,进行了统一,进一步明确了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相关参数的计算精度要求和探测办法。


电池管理系统典型架构


为进一步处理BMS标准落地执行的相关问题,联盟2019年分别在比亚迪、宁德时代组织召开了电力储能BMS标准化研讨会。相关单位在目前BMS通用标准的基础上,研讨了BMS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决定成立BMS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单位名单见文末)。2019年底,经联盟标委会批准,由宁德时代担任第一届工作组组长单位。


工作组针对储能项目急需的通信标准进行了具体研讨,明确了储能系统的通信架构,并于2019年底正式通过立项《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与外部设备通信》标准,目前该标准由宁德时代牵头起草中。


储能系统通信架构


此外,电力储能系统BMS功能安全要求及探测办法缺失,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研发中心朱伟杰在《锂电池储能系统BMS的功能安全分解与设计》【2】中,从系统的危险识别和风险分解、整体安全要求确定和安全功能分配、安全完整性实现及验证3个紧要分解步骤,参照IEC61508、IEC60730-1等相关参考标准梳理了电池储能系统BMS功能安全的分解与设计过程。将来在ISO、IEC顶层功能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讨电力储能功能安全探测要求。


BMS的功能和性能笔直关系着电池的性能、寿命、安全和用户体验。一个适宜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在充足发挥电池优越性能的同时,给予电池最佳的保护,保证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工艺的成熟,使用场景的细分和明确,电池可能会逐步到标准化的产品。而BMS作为电池的笔直管理系统,从标准化的探测要求过渡到标准化的产品可能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联盟会依托BMS标准化工作组,围绕行业需求,不断推进电力储能BMS以至电池系统标准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IEC62619:2017《Secondarycellsandbatteriescontainingalkalineorothernon-acidelectrolytes–Safetyrequirementsforsecondarylithiumcellsandbatteries,foruseinindustrialapplications》


【2】朱伟杰,史尤杰,雷博.锂电池储能系统BMS的功能安全分解与设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9(1):271-278.


工作组成员单位(拼音排序)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CSAGroup广东加华丽认证有限公司昆山分公司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电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平旦科技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南德认证测试(我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许昌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储能BMS标准化进展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