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动车外包套加热技术,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电池正负极笔直内部短路引发火灾。这种技术路线与使用兴奋剂的行为如出一辙,电动车行业应反对使用该技术。
北京鸿远蓝翔公司总经理朱和丰说:“严寒天气时大家用车的场景往往是,夜里接上充电设备,把电动车停在室外‘冻充’过宿,早上上班开车,此时,往往电动车不能启动。今朝有些厂家号称可以让车在严寒里启动,他们实际上是采用了一种电池外包加热套技术,它在严冬里通过电池外包套对电池进行快速、由外向内式地加热,以便让电池部分升温达到充放电条件,从而让电动车启动行驶或开始充电。车子‘动起来、噪起来’还‘洋溢生机’了,可实质上,这却是‘饮鸩止渴’,让电池寿命锐减甚至引发火灾,似乎给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暂时生机十足,长远看却会伤害身体并害其寿命,这就是我所说的‘电池兴奋剂技术’。”朱和丰说。
关于朱和丰的“反电池兴奋剂”言论,长年在试验室和车间“穿越”的资深专家潘青海认为,“电池兴奋剂”问题的确要重视。
潘青海目前身份是河南顺之航新能源技术公司总经理,作为一线实战的技术领军人,他分解,倘若电池系统不支持在低温下笔直充电,充电系统往往会先通过电池自带的加热功能对电池加热,加热到一个设定温度后才可以充电。但是电池单体本身的导热性很差,而温度传感器又不可能放进电池单体内部,于是充电系统显示的温度和电池内部的温度实际上是相差很大。要完全使内部温度到达零上,一般电池要花1个多小时。基本上,目前市面上的电池,绝大部分只是在传感器指示的温度达到后就开始充电,这时电池内部的温度仍旧很低。这些绝大部分的一般电池在低于零度时充电,电量会衰减得很快。低于-10℃时衰减会更快。据潘青海解析,他曾测算过,外界一般的电池,在我国寒冷的东北地区,倘若一个冬天都一直在室外充、放电,电池容量就会低于原来的80%。
“今年初,科技部万钢部长在电动车百人会上提出电动车有两个短板,续航里程短和低温性能差。一般一般电池在温度很低时不能放电,要通过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启动。对客户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朱和丰说,“今年一月在黑河举办了低温贯标赛,很多厂家的新能源车在比赛刚开始时就趴窝,个别的能启动,也要等很长时间,然后走一段就又趴窝了。真凶就是这个辅助加热技术,既会造成对电池巨大的隐形伤害,也会浪费车上珍贵的电能,客户体验也非常差。”
朱和丰强调:“外包套加热技术,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电池正负极笔直内部短路引发火灾。这种技术路线与使用兴奋剂的行为如出一辙。这就是为甚么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区的电动车一直没有实际推广的真切原由。”
“我们几年前开始研究的一种新技术完全可以替代外包套加热技术,事实上,这次蓝天野EV300电动车能在-30℃经受住考验,一举拿下国内罕见的《低温贯标证书》,也是因为采用了新技术。”潘青海说,“新技术即制造出在低温环境下可以笔直使用的‘低温环境电池’。不要任何的辅助加热系统,可以在低温下对电池自由充电和放电,并且,对电池的性能不会有影响。新技术也杜绝了短路起火等危险,既可以保护电芯寿命又能节约珍贵的电能。”
“倘若让‘电池兴奋剂技术’大行其道,那么,广大用户的体验将是,电动车不安全、事故隐患多、使用寿命短、冷天不抗冻、还特别浪费钱。这将大大妨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普及。无论是社会公共安全,还是消费者个人利益,亦或是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角度,都得出必然结论,非得坚定反对‘电池兴奋剂’技术。”朱和丰说。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