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我国锂电池市场份额世界第一 技术上仍有差距

2021-03-08 ryder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完善的锂电池体系,掌握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点、制造工艺、加工技术等,但单体电池产品均一性、稳定性、一致性及安全性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十月十七日于浙江省湖州市举办的第九届国际电动车新型锂电池会议上,国家科技部高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卞曙光解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进展及重点部署。


卞曙光表示,锂电池紧要市场在美国、欧洲、亚洲,亚洲紧要在我国、日本、韩国这三国,今朝我国是电池方面的紧要加工国。从公司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日本加工方面的规范比较严格,而我国在市场份额上超越日本,占据世界第一位。我国与国外的差距紧要是单体电池方面,但是在材料方面,甚至在一些基础电源基础研究方面,包括一致性、电池的安全性、核心技术方面,仍有较大距离,这也是我们公司创新的第一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锂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供货量应当达到了16.7亿瓦时,同时,我们基本上占据了国际市场将近50%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的占有率方面还在不断进步。


在卞曙光看来,目前我们在锂电材料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紧要表今朝:一是高端电池材料目前不能自足,低端材料过剩,高端材料不足,对材料的加工工艺研究方面仍有欠缺,材料稳定性还不足。二是电池设计仍有一些问题,多组电池还不能满足需求。三是电池回收规划不足、加工设备水平不高等问题仍存在。单体电池的制造精度、单体温度特性,温适应方面与国外公司还是有一定差距。另外,电池公司制造工艺存在模仿现象,缺少自己创新能力,我国公司应着重借鉴西方成熟的相关经验和装备水平。同时,我国电池缺乏一些测试功能,在数据采集的可靠性、SOE精确估算、热管理、安全管理方面仍显不足,在连接散热、保护、使用、维护、充电等方面还要进一步细化。


在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卞曙光预计,到2020年是技术的第一阶段,紧要是新型锂电池的开发,能量密度的提升,动力锂离子电池要实现智能化制造;到2025年,我国要在新型电机技术方面要取得显著进展,使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培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到2030年,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池单体能量的提高,新型材料的使用等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