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分解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价格走势

2021-04-26 ryder

锂电池负极材料于今年或将再度走向降价节奏。详尽来看,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仍旧是锂电池市场需求主流。2017年,天然石墨受成本影响较小,价格较为平稳;但受供需基本面变化,人造石墨却经历了几番涨价,打破近年来平静局面。天然石墨多用于高端数码锂电池公司,目前产量供给相对稳定,价格不会出现太大波动;但人造石墨在2018年却将走向整体下降趋势。


预计在2019下半年锂电池负极材料价格将开启下降模式。尽管价格走低,但规模成本效应开始显现,仍旧会提升盈利水平。事实上,价格下降只是负极公司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大环境下猛烈竞争后的一个缩影。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硅基材料相比,人造石墨等负极材料竞争已经进入到产量规模实力的比拼。


事实上,价格下降只是负极公司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大环境下猛烈竞争后的一个缩影。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硅基材料相比,人造石墨等负极材料竞争已经进入到产量规模实力的比拼。一方面,国内行业龙头公司通过对负极材料的加工规模的张大,能够强化公司产品原材料采购方面的议价能力,提高加工设备的使用效率等,加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负极材料价格趋势向下,龙头公司因产量聚集,出货量新增,会提升盈利水平,产量聚集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将成为强者恒强的优胜者。


从锂电池的发展历史来看,负极材料的研究对锂电池的出现起着决定性用途。负极材料占比锂电池总成本的25%~28%。就目前的技术现状而言,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相对滞后,正极材料取得较大冲破的可能性较小。固态电池的技术虽然取得冲破,但正式的商用仍要3-5年时间。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