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水溶液锂电池由于安全性能高,不会起火,离子导电率高,且成本也低,已经成为下一代大型储能电池发展的优选方向。锂电池的紧要工作原理是依赖锂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的迁移而出现电流的,这种迁移在溶液中进行,经常会使电池自身发生损耗。
吴宇平教授开创了新的思路:用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制成复合膜,包裹在金属锂外。而这层复合膜成为锂离子的电位在正负极之间时空穿越的随意门。吴宇平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锂离子的电位经过膜,一下就到了负极,然后又笔直从负极回到正极,就犹如科幻片中,人跨越时光门可以笔直在地球和外太空之间往返。因此,吴教授也把这一新发现称作电位穿越。
这种新型水溶液锂电池将以突出的安全性、耐用性,成为新能源产品的大力士。用它装备的电动车的行驶距离有望达到400公里,而装备等同体积的传统锂电电动车出行距离仅为150180公里。
复旦大学教授吴宇平教授有关水溶液锂电池体系的最新研究,可将锂电池性能提高80%。电动车只需充电10秒即可行驶400公里,这种电池成本低廉,安全不易爆炸。
该课题组向记者展示了这种锂电池体系。一片薄薄的金属锂,被特制的复合膜紧密包裹,将其置于pH值呈中性的水溶液中,与锂电池中传统的正极材料尖晶石锰酸锂组装,即可制成均匀充电电压为4.2V、放电电压为4.0V的新型水锂电,这一成果大大冲破了水溶液的理论分析电压1.23V。
吴宇平课题组的这项成果对发展新型的低成本、易大规模加工、安全环保的蓄电池体系供应了可能。据称,新型的水锂电采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阻燃性加强,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烫发热,安全性能高;用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制成复合膜,能将电池的能量损耗降到5%以下。
在水性电解液,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它们的组合将建立一个可再充电的电池系统的概略结构的组装的水可再充电锂的电池(ARLB)使用的被覆的锂金属作为阳极和锰酸锂作为阴极,其CV曲线的扫描速度为0.1mV/s,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分别位于4.14/3.80和4.28/3.93V。氧化还原反应如下所示:在充电过程中,惟有一个在阳极反应。Li+离子从水性电解液运输通过被覆层,减少在锂金属表面和沉积Li金属。在阴极上进行两种反应:Li+的阳离子去地嵌入从四面体8a的和八面体16c的站点,随后,造成两对氧化还原峰,和有机电解质的行为类似。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