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有哪些诱因?

2021-04-26 ryder

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的诱因


动力锂离子电池是能源载体,说明其安全隐患诱因是客观存在的。按照欧阳明高教授的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1)外部高温会导致电芯防爆膜破碎,电解液喷出,会发生燃烧、起火。在外部高温环境下,电解液分析物与正极、负极发生反应,电芯隔膜将融化分析等导致内部短路,电能量释放也多会出现大量的热量。


防范热失控,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智能系统实例分解及提议


实验数据显示,当电池单体温度达到135℃时,隔膜开始融化,电压下降;150℃电池电压快速下降,等温度高达245℃时,隔膜完全崩溃。结论是,电池单体工作温度在40℃~50℃之间是比较理想的。结论是,倘若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都是不利于电池正常使用的。


2)动力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杂质、金属颗粒、充放电膨胀与收缩、析锂等都有出现动力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的可能。由动力锂离子电池内部杂质引起的内短路的过程的机理,目前全世界专家还在研究阶段。


结论是,目前要做到消除动力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杂质等诱因,理论上还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


3)汽车机械受损如强烈的撞击、翻车、挤压也是无法规避的客观事实。机械受损会导致电池发活力械损坏,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发生动力锂离子电池短路。结论是,汽车是运动物体,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机械受损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