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什么是锂电池?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有哪些?

2021-04-26 ryder

锂电池简介

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出产、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朝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工作原理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指其充放电原理。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此时正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同样道理,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到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此时负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不难看出,在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处于从正极→负极→正极的运动状态。倘若我们把锂电池形象地比喻为一把摇椅,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两极,而锂离子就象优秀的运动健将,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所以,专家们又给了锂电池一个可爱的名字摇椅式电池。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