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测量锂电池内阻的意义和办法

2021-04-26 ryder

内阻,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特性之一,通常,锂离子电池内阻分为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欧姆内阻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是指电化学反应时由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极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电池的欧姆内阻由电池的总电导率决定,电池的极化内阻由锂离子在电极活性材料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决定。


内阻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功率性能和放电效率的紧要因素,随着锂电池存储时间的增加,电池不断老化,其内阻不断增大。不同类型的锂离子电池内阻变化程度不同。


内阻是掂量锂离子电池功率性能和评估锂离子电池寿命的紧要参数,一直以来也备受关注。锂离子电池初始的内阻大小主要由电池的结构设计、原材料性能和制程工艺决定。


一、第一种直流放电内阻测量法


按照物理公式R=U/I,探测设备让电池在短时间内(一般为2~3秒)强制依据一个很大的恒定直流电流(目前一般使用40A~80A的大电流),精确测量此时此刻电池两端的电压,并按公式计算出当前的电池内阻。这样的测量办法的精确度较高,操纵恰当的话,测量精度误差可以操纵在0.1%以内。


二、第二种交流电压测量内阻办法


因为电池实际上等效于一个有源电阻,因此我们给电池施加一个固定频率和固定电流(目前一般使用1kHz频率、50mA小电流),然后对其电压进行采样,经过整流、滤波等一系列解决后通过运放电路计算出该电池的内阻值。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的电池测量时间极短,一般在100毫秒左右。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