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一朋友考虑买辆电动车(没方法,劝了也不听),在陪其看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销售人员开始把电池的能量密度作为鼓吹对象。这车能量密度高达XXX、电池品牌用的是XXX之类的说辞,通常会从卖电动车的销售顾问口中说出。当问及究竟啥是能量密度时,销售顾问却顿了几秒搪塞着说:简单来说,能量密度越高,车就越好,国家都补贴都要多一些呢!很分明,能量密度这玩意,连一些汽车销售顾问都不是太清楚。
其实,对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张大宣传,几乎在所有行业中都有存在。但这些新玩意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究竟有多大的价值?消费者被绕得云里雾里之后,仿佛并不太关心这些问题,只觉得这东西确实很牛。今天我们就电池的能量密度来谈一谈,它对纯电动车的质量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能量密度是个啥?
首先,我们简单地知道下电池能量密度究竟是啥东西。能量密度分两种,重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目前参考得最多的是重量能量密度,其计算公式为:重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重量,单位为Wh/kg(瓦时/千克);而体积能量密度计算办法只需把以上公式的重量换成体积,单位为Wh/L(瓦时/升)。
简单来讲,能量密度是对电池蓄电能力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起初并不是拿来测定电动车好坏的标准,而是政策对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蓄电能力的要求。依据要求,公司在2020年动力锂离子电池单体比能量需超过300瓦时/千克,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千克。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既然这是政策制定的标准,对消费者肯定有一定的吸引力,于是便成了一些纯电动车在销售过程中的一个噱头。
能量密度的评测还未完全成熟
就目前而言,能量密度的测评还不是绝对的公平,因为这和车企的利益笔直挂钩。我们之前说到了,政策上会对能量密度有要求,而在新能源扶持方面,能量也是参考标准之一。能量密度越高,得到的新能源补贴就越多。这就导致了一些车企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军备竞赛,并且还有不少猫腻。
要知道车企如何提高能量密度,还得从刚才的那个公式说起:重量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重量。要将这个公式最终的数值提高,最笔直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加大电池容量,二是减轻电池重量。
加大电池容量的办法是一种良心的做法。加大容量大办法有很多种,最多的就是从电池的材料入手。目前,三元锂电池是国内占比最高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类型,而磷酸锂铁电池占比下降非常快。不过,再良心的做法,落在心术不正之人的手里也干不出啥好事,为了加大电池容量,一些厂商就放低了对电池稳定性的要求,安全隐患随之加重。所以有业内人士担心,在电池容量上的急功近利,恐会影响到电动车的使用安全。
另一种办法就是减轻整个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整体重量,这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一些高品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每个电池包都有一个单独的单元格,以便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到整个电池包。要减轻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重量,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单元格。要么研发新型材料使其在不影响保护电池的情况下减轻重量,要么就笔直削减材料或者换重量更轻但强度更差的材料。
所以,新增能量密度的办法有很多种,关于车企来说,削减材料是一种双赢的办法,安全问题当然是60分万岁。在对电池的结构和材料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高能量密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和质量究竟处于合格、良好还是优秀的水平,消费者是没有方法去掂量的。
其实,在掂量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方面,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还是笔直看电池的总容量。倘若要考虑电池安全、整车品质方面的因素,就目前技术开放度不大、制造成本偏高的整体环境而言,电动车仍旧是一分钱一分货。说得直白一点,一般情况下,还是车的价格决定好坏。倘若相关部分能够提高电动车各项评定标准的公平性,对刺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有十分积极的用途。前电动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但很多用户关于电池的安全性以及车身防撞性表示担忧。那么北汽电动车安全性能究竟要怎么样,下面我就给大家解析一下。首先我们来看电池的安全性,目前北汽电动车搭载的多是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凭借其耐低温、高能量密度、高充电效率不错的循环寿命优点今朝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在电动车上,连之前一直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江淮等车也开始换装三元锂电池,美国的特斯拉也使用这种电池,虽然前几年的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如耐高温的磷酸铁锂电池,不过近两年电池技术飞速发展,同时三元锂电池的越来越被主流市场使用,它的安全性也是应当得到大家相信的。
其次,车身安全性方面,我认为和一般同级别汽车还是比较接近的,其中EU260的安全性做的比较不错,车身结构是基于萨博9-3平台打造而来,这种车身驯鹿角式安全车身而闻名。车身车身整体结构的52%均采用超高强度钢材,这一数据几乎高出了绝大部分的B级车。而且,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强度的钢材兼顾了车身刚性和溃缩性;纵梁下沉区也采用了关闭式高强钢结构,这种车身设计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有效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而且防撞梁的跨度更是占到车宽的80%,对侧面碰撞也起到一定的防护用途。除此以外,该车还配备了主副气囊,胎压监测,下坡辅助,esp等主流安全配置。
但是我们要清楚EU260的补贴后落地价在12万以上,像EV160,政府补贴后落地价5万左右配置也就是基本的配置,甚至没有同级别丰富,惟有主副安全气囊,而胎压监测,ESP等配置全系没有,因此在车身安全性方面,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廉价车型也只是代步工具,关于车身安全性基本和一般同级别汽车没有哪些太大的差别。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