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详解锂离子电池新国标

2021-04-25 ryder

  锂离子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应当说已经和碗筷差不多了。吃饭离不开碗筷,同样,当你捧着手机傻笑,或者戴个耳机陶醉的时候,是锂离子电池在背后默默付出。但问题就在于,锂离子电池和碗筷一直以来都是没有哪些国家强制标准的。当然选购碗筷很简单,一般只要干净卫生美观不割嘴就行了。锂离子电池就不一样了,没有一个强制的标准,就容易成为身边的一颗炸弹。轻则设备损坏,重则人身伤害。2014年12月,干呼万唤始出来《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和电池包安全要求》(GB31241-2014)发布。至此,鱼龙混杂的锂离子电池行业,终将迎来洗牌的时刻。

  你身边的锂离子电池安全吗?你肯定觉得,咱这是正规厂商的正规产品,那质量必然是有保证的。然而实际却不一定。2013年3月15日,浙江省工商总局通报了流通范畴手机的质量监测结果,三星、摩托罗拉、HTC、索尼爱立信、华为、中兴等17个知名品牌纷纷倒下,被列为“不合格产品”。相关人士表示,这次随机抽取的36批次手机商品中,合格的为9批次,不合格的为27批次,合格率仅为25%,总体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测试结果显示,27批次不合格手机商品中,有20个批次的手机没有达到“电池热冲击”的标准要求。电池热冲击项目是国家强制性安全性指标《蜂窝电话用离子电池总规范》(GB/T18287-2000)中检验手机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紧要标准。该项目通过将电池放置在高温实验箱中升至150℃+2℃并保温30分钟,如果电池合格就不会爆炸起火或漏液,反之,则为不合格的产品。

  当然,对以日常生活来说,这个测试条件显得苛刻了点。平时,150℃的高温就算电池扛得住,电子设备可能也废了。但锂离子电池并不只是遇到高温才出事,以“锂离子电池爆炸”为关键词搜索新闻,分分钟就能找到一万多条,排除用户非正常手段(例如分析、短路、火烧)造成的爆炸外,多数是由于锂离子电池自身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甚至还有源头上就出事的。

  2014年11月,东莞市凤岗镇玉泉工业区安科产业园的东莞市今明阳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5人抢救无效死亡,6人受伤住院。火灾原由就是,电池加工出来之后需进行首次充电,而平时首冲环节,电池自燃情况常常发生,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灭火器随手一喷就处理。但这一次,是上百个已充电的电池堆放在一起,自燃之后,火势很快就失控了。然而,一个连加工环节都存在诸多隐患的电池产品,还能够让人去放心地使用吗?

  即使是上游合格大厂加工的电池,也不能保证100%安全,要不锂离子电池怎么会成为航空运输限制物品之一呢。就算是数码界的时尚风向标苹果也不能幸免,近几年iPhone锂离子电池爆炸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不管厂商再怎么辩解再怎么推托责任,事实就是你的锂离子电池质量还是出了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另一个紧要阵地移动电源同样是重灾区。移动电源品牌众多,李鬼与李逵并存,不是每个厂商都有能力加工电芯,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上游电芯厂商采购。但任何产品也不能保证100%合格,上游厂商们不合格的电芯哪里去了?很多都是被“李鬼”们买去组装移动电源了。这样的山寨货,从根源上就具备炸弹的潜质。

  锂离子电池行业可以说是乱象丛生,事故频出,很多人对锂离子电池的关注已经镇静量转移到了安全性。业内人士奔走呼吁:是时候规范这个行业了。

  其实对于锂离子电池,国际国内都有多个标准提出了相关的安全要求,例如联合国的《联合国危险物品运输实验和标准手册》中关于锂离子电池运输要求(UN38.3)、国内的《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包总规范》(GB/T18287-2013)等。但这些规范要么不具备国家强制性(如UN38.3仅对运输范畴适用),要么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并不太全面。

  2014年12月5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第27号公告,批准发布234项国家标准,其中就蕴含了业内望眼欲穿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和电池包安全要求》(GB31241-2014)。

  该标准由工信部指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相关企业共同起草完成,将于2015年8月1日正式实行。从标准代号GB可以看出,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随后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和电池包安全认证规范》根据标准由CQC3306-2013修改为GB31241-2014,同时,并开始使用新版的实行规矩和认证根据标准,来受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以及电池包安全认证的申请。

  新标准GB31241规定,凡是符合“不超过18kg的预定可由使用人员常常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电池和电池包,均需要执行标准给出的强制性要求。标准适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包括便携式办公产品如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通信产品如手机、无绳电话、蓝牙耳机、对讲机等;便携式音视频产品如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播放器,MP3/MP4播放器、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其他便携式产品如电子导航仪、数码相框、游戏机、电子书等。当然标准强调了,‘上述所列举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并未包括所有的产品,因此未列出的产品并不一定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将来的可穿戴式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也可能需要满足该标准的要求。另外标准还提出,“对于在车辆、船舶、飞机上等特定场合使用,以及对于医疗、采矿、海底作业等特殊范畴使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或电池包可能会有附加要求”。意味着这些范畴所使用的锂电子产品的安全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新颁布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和电池包安全认证规范》国家强制标准GB31241,综合采纳了多项国内外电池标准(如UL、UN、IEC等)中的成熟安全探测项目,此外还对电池热冲击、外部短路、跌落、过充电等探测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补充了保护电路、标识耐久性等要求,特别是针对电池包的保护电路也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要求和详尽实验办法。

  新标准对锂离子电池的探测达到了无死角倾覆,同时也十分苛刻。我们发现,其中电池包的探测项目中除了蕴含常规的一般安全要求(安全工作参数、标识要求、警示说明、耐久性)以外,还特别提出了对电池包环境的实验、电池包安全实验、电池包保护电路安全探测要求、系统保护电路安全要求等30多项探测。应当说这是目前国内外对于便携式锂电池最为全面的—项安全标准。这也使得这项标准初颁布即引发行业的极大关注。那么新标准是不是会导致锂电子的研发、加工难度更高7MC记者通过相关测试机构知道到,新标准的技术要求对上游电芯厂商应当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探测指标与现行的UL和IEC标准差异不大,产品指标基本都能够满足。但仍需仔细核对标准中的要求,例如5.3节“标识和警示说明”这部分内容对产品有笔直影响,你的电池也许质量各方面都合格了,但由于没按要求进行标识,在新标准实行之后可能也会被查处。(文字标识真的很紧要,对厂商而言也可以减少一些麻烦。国外有“本电熨斗不宜当做取暖器之类的弱智说明其实并不弱智,不信参考麦当劳因咖啡烫伤美国老太被起诉的案例)。

  此外,相关测试机构表示,锂离子电池今后可能会被纳入强制认证的范围,类似电源有单独的3C认证。目前认监委、工信部、质检总局对电池强制认证比较关注,正在研究强制认证的实行过渡期。不过这个强制认证在今年8月1日之前不会推出。

  对于上游正规厂商而言,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他们有实力去加工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池产品。而李鬼终将现形,从而改变目前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局。当然前期可能会有点痛苦因为不合格的产品没了销路,下游的山寨厂商被新标准挡在了行业大门之外,所以只能自行销毁,否则也许将面临处罚。但这只是“成长之痛”,从长远看,行业会得到健康发展。

  所以,从锂离子电池新国标来看,对于企业来说:它对正规的大型锂电加工企业的基本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大企业本身就采用了严格的加工工艺;而对于一些小作来说,锂离子电池新国标的发布将对其起到严格的限制作用。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锂离子电池新国标的发布,会大大增强锂电产品的安全性。比如在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封装严密性等方面,就能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对消费者起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作用。

  新标准出台前,也有人误认为这对于假货泛滥的移动电源、各自为政的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也会有规范作用。但工信部锂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的专家已经明确表示,“GB31241是锂电池安全标准,不是移动电源标准,不能看成移动电源标准。”这是因为,移动电源属于有独立功能、可以单独销售和使用的产品,属于一种整机设备。而电池只是整机设备的一个部件或者元件。GB31241属于元器件标准,而非整机标准。

  依据相关解释,移动电源的安全性评估应使用整机标准GB4943.1-2011或者GB8898。其中GB4943.1-2011为《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8898-201,I是《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两种要求相差不大,详尽使用哪一个标准要看移动电源给何种设备供电。GB4943.1-2011和GB8898均要求整机设备的安全关键件满足相应的元器件安全标准要求。锂电池是移动电源(属于整机设备)的安全关键件,因此GB31241发布实行之后,移动电源除了锂电池非得满足GB31241的要求外,其余的安全要求需要用GB4943.’I或者GB8898来评估。因为移动电源作为一个整机设备,安全性不是只靠一个元器件标准GB31241就能够倾覆的。

  据透露,在已经下达制定计划的移动电源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内容中,对于移动电源的安全性将综合考虑整机设备的安全(GB4943.11/GB8898)和锂电池的安全(GB31241)。

  同样只能“路过”的还有汽车动力电池。此前,坊间有报道认为,动力电池单体电池国家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并提交国家标准委。这一消息很快被业内人士否定。目前只是电动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国家标准中高功率使用和高能量使用部分的意见稿已完成,并处于公示及意见征求阶段。

  误解,其实是从侧面反映了业界对于移动电源和汽车动力电池国标的急切需求。

  写在最后

  一个产业、一个行业要发展,没有标准一定是乱局。锂离子电池行业之前的乱象正是由于市场没有规则和不守规则造成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和电池包安全要求》(GB31241-2014)的出台,将极大提高锂电池加工制造的安全门槛,规范市场秩序,一些山寨产品及不合格品牌将被洗牌出局。当然,不是说有新标准就万事无忧,一个行业要有出路,除了行业法规标准之外,企业也应当做到自律。

  当然,作为用户来说,我们还需要关心一点,就是新国标的探测费用希望不要太高,毕竟这个探测成本最终还是要落到我们消费者头上的。此外,我们比较关心的移动电源国标什么时候来临呢7据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召开《信息技术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国家标准启动会的通知可以看到,该会议在今年年初已经召开,相信移动电源的国标也即将发布。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