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随着全球污染的日益加剧,节能环保*终也是提上日程。目前各界都在呼吁提倡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我国更是多出台了部分相关政策来鼓励节能产品的研发和使用。在电池市场,锂离子电池凭借着安全,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重量轻,充放电完全,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迅速的占领了市场,成为电池行业的领头羊,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铅酸蓄电池。
昨天,有用户问到小编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在多少,河北鑫动力小编告诉你,锂离子电池温度范围在零下40度到零上70度之间,如果不信的话,那么可以来看看河北鑫动力做的高温使用探测。
应力消除
模压或注塑成形的热塑性外壳的结构应能保证外壳材料在释放由模压或注塑成形所萌生的内应力时,该外壳材料的任何收缩或变形均不会暴露出内部零部件。样品外壳不应发生导致内部组成暴露的物理形变。
实验目的:应力消除实验是模拟锂离子电池在承受适当的高温后外壳保持完整性的能力。仪器设备:如高温实验箱等。
留意事项:应力消除实验需要留意以下几点:(1)仅对模压或注塑成形的热塑性外壳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本实验;(2)实验前先将实验箱升温至70℃±2℃然后再将样品放入实验箱而不是将样品放入后再升温,实验后是将样品取出恢复至室温而不是在实验箱内将恢复室温;(3)如样品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着火、爆炸等使外壳破坏,也判为不合格。(提议取样品时应使用夹子等工具,以免烫伤,同时应将实验后的样品放置在专用的防爆箱中,搁置两个小时以上。)
高温使用
样品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通过以下高温使用实验来检验其是不是合格:将满电样品置于高温实验箱内,实验箱内温度设为制造商规定的锂离子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和放电上限温度、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和放电上限温度及80℃中的*值。待样品表面温度稳定后,保持7h。
样品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1)切断电路,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2)未切断电路,在高温实验过程中的充放电办法持续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样品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实验目的:本实验模拟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时的安全性。例如将处于待机或车载充电状态的手机遗忘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汽车内。仪器设备:如高温实验箱、充放电探测仪等。
留意事项:锂离子电池高温实验需要留意以下几点:(1)高温保持时间7h以样品表面温度平衡后开始计时,若进行一次放电充电循环的时间大于7h,可将高温实验时间延长至本次充放电循环结束;(2)实验温度的选择是选择锂离子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如40℃)和放电上限温度(如55℃)、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如45℃)和放电上限温度(如60℃及80℃中的*值,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电池的充电上限温度<80℃,锂离子电池的放电上限温度≤电池的放电上限温度<80℃,因此实验温度一般选为80℃。(3)由于实验箱内的空气流动会加速热传递,从而引起充放电过程中电池表面热量流失,因此可能需要采取降低风速等方式尽量减少对样品的影响。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