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制备时粘结剂上浮会导致什么后果?

2021-04-25 ryder

涂布工序是锂离子电池电极制造过程中紧要的环节,是完成电极浆料由液态向电极固态活物质转移的过程。电极浆料制备完成后经过螺杆泵、过滤器、筛网等装置,经由挤出涂布头或转移辊涂布后,粘附在集流体上。锂电池点击经过烘箱干燥后,液态浆料在集流体表面固化,且粘结力更强。


在烘箱干燥过程中,表面上来看并不会出现分明的异常,但是在涂布之后的辊压工序中有时候会发现极片过辊之后会出现掉料、漏箔或者压辊异常变黑等现象。


这可能并不是因为在电极浆料制备过程中粘结剂的配比出现了问题,而可能是由于在电极涂布完成干燥过程中粘结剂上浮至表面造成的。


浆料涂布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的项目一般是极片面载荷、极片厚度、剥离强度、电阻率等,可能还会对极片的电解液浸润效果进行评估。粘结剂的上浮会降低极片的剥离强度。


浆料制备完成后,合格浆料中活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等物质都是平均分散的,但是如果干燥条件设置不当的话就会引起分散平均的物质重新分布,尤其是导电剂萌生在表面富集的现象,而与箔材接触的地方粘结剂含量降低,在极片剥离强度探测中出现异常。


极片在辊压过程中也会由于粘结剂分布不平均,在较大的轧制力下,出现粘附在压辊表面,而从金属箔材上剥离的现象,这个对于极片的品质控制来说绝对是不准许出现的。


粘结剂上浮程度有轻有重,较厉害的情况就是极片剥离强度低,较轻的情况下是极片表面没有分明问题,但是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寿命缩短,这是因为活物质在充放电过程中极易从箔材上脱离造成的。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