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正负极材料

2021-04-25 ryder

锂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赖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下面文章具体的为我们解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和保养办法。


【锂电池原理】锂电池工作原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


锂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赖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锂电池-简介


锂电池锂电池锂电池(Li-ion,LithiumIonBattery):锂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势,因而得到了普遍使用——今朝的许多数码设备都采用了锂电池作电源,尽管其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高,它的容量是同重量的镍氢电池的1.5~2倍,而且具有很低的自放电率。此外,锂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效应”以及不含有毒物质等优势也是它广泛使用的紧要原由。


锂电池工作原理


锂电池锂电池原理结构锂系电池分为锂离子电池和锂电池。目前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都是锂电池,通常人们俗称其为锂离子电池。目前手机等使用的锂电池,而真正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危险性大,没有使用于日常电子产品。


锂电池正负极材料


锂电池负极材料为碳素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化合物,没有金属锂存在,惟有锂离子,这就是锂电池。锂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与锂离子等当量电子的嵌入和脱嵌(习惯上正极用嵌入或脱嵌表示,而负极用插入或脱插表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脱嵌和插入/脱插,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


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均匀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每月在10%以下。没有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60℃。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达100%,而且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没有环境污染,被称为绿色电池。


充电是电池重复使用的紧要步骤,锂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恒流快充阶段(指示灯呈红色或黄色)和恒压电流递减阶段(指示灯呈绿色)。恒流快充阶段,电池电压逐步升高到电池的标准电压,随后在控制芯片下转入恒压阶段,电压不再升高以确保不会过充,电流则随着电池电量的上升逐步减弱到0,而最终完成充电。电量统计芯片通过记录放电曲线可以抽样计算出电池的电量。锂电池在多次使用后,放电曲线会发生改变,锂电池虽然不存在记忆效应,但是充电不当会严重影响电池性能。


锂电池过度充放电会对正负极造成永久性损坏。过度放电导致负极碳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而塌陷会造成充电过程中锂离子无法插入;过度充电使过多的锂离子插入负极碳结构,而造成其中部分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


充电量等于充电电流乘以充电时间,在充电控制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充电电流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充电电量越小。电池充电速度过快和终止电压控制点不当,同样会造成电池容量不足,实际是电池的部分电极活性物质没有得到充足反应就停止充电,这种充电不足的现象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加剧。

钢壳/铝壳系列:


(1)电池上下盖


(2)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氧化锂钴


(3)隔膜——一种特殊的复合膜


(4)负极——活性物质为碳


(5)有机电解液


(6)电池壳(分为钢壳和铝壳两种)


软包装系列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氧化锂钴


(2)隔膜——PP或者PE复合膜


(3)负极——活性物质为碳


(4)有机电解液


(5)电池壳——铝塑复合膜


锂电池工作原理


锂电池原理图


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一般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流设定在0.2C至1C之间,电流越大,充电越快,同时电池发热也越大。而且,过大的电流充电,容量不够满,因为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需要时间。就跟倒啤酒一样,倒太快的话会萌生泡沫,反而不满。对电池来说,正常使用就是放电的过程。


锂离子电池放电需要留意几点:


第一,放电电流不能过大,过大的电流导致电池内部发热,有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在手机上,这个倒是没有问题的,可以不考虑。


第二,绝对不能过放电!锂离子电池最怕过放电,一旦放电电压低于2.7V,将可能导致电池报废。好在手机电池内部都已经装了保护电路,电压还没低到损坏电池的程度,保护电路就会起作用,停止放电。从图上可以看出,电池放电电流越大,放电容量越小,电压下降更快。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