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2017年,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拉动下,我国三元材料的产量大幅增长。据统计,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需求约7万吨,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各体系需求中,111体系使用逐步减少,532体系占比最大且持续保持增长趋势,622体系增长较大,NCA材料有一定的增长。
据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谭欣欣解析,当前,业内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技术开发主要有中高镍单晶化、高镍二次球、大小颗粒独立研究并合理化搭配和低成本化等几个方向。那么,动力电池材料企业,尤其是三元材料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有哪些呢?谭欣欣认为有四点最为紧要:首先,要看企业是不是有独立的前驱体研发技术,这是动力电池三元材料技术核心竞争力的紧要体现。其次,先进的烧结设备和系统工程化研究是确保材料品质稳定、性能最佳的紧要工艺环节。再次,新型掺杂方式/元素、新型包覆方式/元素的开发能确保材料有更好的性能。谭欣欣还认为,材料企业要处于研发的领先地位,非得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与下游企业联合开发先进材料。
当前,动力三元材料的市场不太稳定,多渠道资金涌入,市场在波动中保持继续增长,受政策影响,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定位容易发生变化,这对动力三元材料企业的影响也不小。由于动力电池封装体系中,铝壳、软包、圆柱等,各类型都有相应的市场,各家企业选择的体系存在差异,这往往需要差异化的材料与之对应。谭欣欣认为,要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开发能够满足下游用户需求的产品,这样的材料企业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守住一席之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下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动力三元材料的品质和价格矛盾化,即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电池材料企业亦面临成本压力,动力电池企业过于追求材料的低价格,将导致材料品质的降低,存在安全隐患。谭欣欣认为,动力电池材料企业要高度重视研发技术,这是提高材料品质、处理当前很多问题的一个紧要途径。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