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国内电动车市场需警戒产业链整体发展不协调

2021-04-25 ryder

近日,北大先驱总裁高原在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整个上下游的产业链从锂、钴矿到核心材料、电芯、零部件、整车等,应和速度并不一样。国内电动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然而上游锂、钴材料发展偏慢,需要警戒产业链整体发展不协调导致整个产业原地转圈的问题。

他表示,国内电动车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要达到700万辆车以及500GWh的动力电池需求,然而上游锂、钴资源目前的投资和开发程度来看,还远跟不上。

以锂矿为例,大家都了解锂盐湖成本低,只是盯住了成功的,然而每一个成功的锂盐湖开发后面潜藏着诸多的不成功。

事实上,目前盐湖提锂的技术还有提升空间,每个盐湖都是神奇的,工艺没方法照搬,化工细节要调整,成本不一样,因此存在投资周期长,开采风险较大的问题。

“过去20年,南美的锂盐湖成功率惟有10%-20%,且开发时间周期超过5年。因此,如果说下游1-2年就可以把工厂建起来,上游的反应时间超过5年,而且需要很大的投资。”高原表示。

他提议,在上游的反应速度很慢、上下游发展不是很协调的情况下,政府的政策、企业的规划需要非常有前瞻性,否则很可能就会造成不协调导致原地转圈的问题。

要保证将来动力电池的产能供给,一定要重视对于上游原材料开发的投入和布局。

致力于新能源电池行业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北大先驱早已在国内布局盐湖提锂。据知道,北大先驱在青海的正极材料产能目前达25000吨/年,5亿平米/年的隔膜项目正在建设,主要是为青海的锂电龙头企业配套。

北大先驱的判断是,目前国内的碳酸锂供应主要来自于国外笔直或间接进口,间接进口指的是进口锂精矿回国出产。在国内,锂资源主要聚集在青海盐湖,其储量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长远来看,国内盐湖提锂将成为将来原材料的紧要来源。

要从锂电使用大国走向锂电产业强国,一定要啃基础研究的硬骨头,同时要重视技术转化通道。高原的思路是,需要从政府、学校、研究机构、企业多个层面着手来共同推进,才有可能扭转现有的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局面。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