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大洗牌的大幕徐徐拉开

2021-04-25 ryder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渐退潮,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成为各大车企竞相逐鹿的焦点,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大洗牌的大幕徐徐拉开。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启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申报工作,《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方法》(以下简称《管理方法》)也在当日一并发布。增强行业自律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举措再进一步。

2015年初,为有效监管动力电池行业,同时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符合相关要求的电池企业则可以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时至今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不断冲破,《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无法满足当前的规范作用,由此,《管理方法》应运而生。

《管理方法》的发布旨在促使行业企业增强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关键材料、电芯、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建立产品加工规范和质量保障体系。《管理方法》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由政策培育期向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资源,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可继续发展至关紧要。

行业文件出台的初衷是为规范、促使行业发展乃至转型升级,纵使一路发展的困难挑战始终存在,相信,那也只是检验成果、见证成效的一个过程。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带动电池行业市场需求大增,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自2014年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产量规模从2014年8.3万辆增长到2017年81.1万辆,三年增长近10倍。作为其核心存在的动力电池如今也面临着紧要的转折点:第一批投入市场运营的动力电池在经过时间的考验,即将完成使命,进入“退役期”。依据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速度以及动力电池使用年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动力电池报废将迎来真正的高峰期,中国电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随着“报废潮”的来临,百亿级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仍待开发。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副巡视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黄建忠曾表示:当前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正步入一个紧要的攻关阶段。黄建忠指出其详尽表现为以下三个关键点:

第一,无论动力电池的设计加工,还是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处置、综合利用,都还处在一个扶持及规范发展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的阶段。

第二,电池加工制造企业要怎么样采用标准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产品结构设计,增强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第三,要怎么样建立起以汽车整车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者责任延伸的各种制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渠道。

这三个关键点是目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亟需处理的关键症结所在。为增强废旧电池的回收,今年年初,工信部等七部委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方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行方案》,规范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行业发展,落实动力电池回收的详尽工作。

事实上,目前我国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范畴面临着一种“多而不强,大而不精”的窘况,大量的企业、资金跟风涌入,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技术与加工能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邦普集团副总裁余海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我国凭借广阔的消费市场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取得较好成效,但仍旧面临相关技术储备不足的困境,特别是在动力蓄电池生态设计、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上都有待冲破。当前,国家也在积极推出相关政策,以提高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准入门槛,行业洗牌大势已成。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