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韬股份”)是国内老牌的铅酸蓄电池企业,但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完善,铅酸蓄电池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寻求新的市场机遇,雄韬股份发挥既有优点,向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池回收等范畴扩张,但新业务的拓展使得公司在短期内承受巨大的业绩压力。
依据雄韬股份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97亿元,营业利润3121.63万元,利润总额4612.67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9.3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元/股。分别较上年度增长11.84%、-72.00%、-66.04%、-69.77%和-72.97%。
《号外财经》留意到,造成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因素正是公司加大了在燃料电池产业链、IDC产业链、储能产业链、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能源范畴的投入,项目短期内无法萌生效益。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变动、公司深圳加工基地部分业务转移至湖北、越南加工基地,转移过程中部分产能浪费对公司业绩也萌生一定影响。
锂离子电池方面,雄韬股份布局较晚,因此公司将锂电产品定位于差异化市场,锂电产品包括电池、BMS管理系统、电源线、箱体、接插件、全套系统。目前已用于通信、储能以及客车/物流车,并进入海外市场。公司预借助海内外铅酸蓄电池客户拓展锂离子电池产品市场,但将来产品市场认可度还有待检验。
雄韬股份在燃料电池范畴布局较早,2016年,雄韬股份就通过全资子公司鹏远自动化投资2500万元,持有氢璞创能21.74%的股份。基于此前5年多的投资与研发积累,雄韬股份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全面氢能计划,拟将蓝色氢能发展成为继铅酸与锂电之后,公司第三大战略业务板块。2017年11月,雄韬股份拟出资不超过5亿元设立氢雄电池,主要展开燃料电池相关业务。同时拟出资不超过3亿元设立雄韬投资,主要以投资手段积极整合公司产业布局。
雄韬股份在武汉、山西大同两地设立基地,据《号外财经》知道,雄韬股份武汉氢能产业园将完成过渡期3万平米车间的全面加工建设,实现1万套产能的实际产出能力,并完成500-600亩氢能产业园的整体规划。而大同氢能产业园将借鉴武汉基地,以创新的发展模式,推动跨过式的成长速度。雄韬股份已通过内生、外延等方式,对燃料电池产业链环节进行了重点研究和产业布局,并与南京金龙、东风特汽等合作开发、加工氢燃料电池大客车,但项目尚处于布局建设期,何时萌生利润还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号外财经》还留意到,雄韬股份与易事特达成战略合作伙伴,易事特专注于智慧城市和大数据、智慧能源(含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轨道交通(含监控、通信、供电)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建设与服务,双方此前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致力于在家庭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等范畴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还将以各自的资源和专业技术及经验为基础,在前述产品或服务范畴的宣传推广、产品开发与支持、客户服务、网络支持、信息转接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强强联合,优点互补,两家跨国上市公司的战略合作,有力推动了双方的国际化战略,将来双方持续深化合作值得市场期望。但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仍以铅酸蓄电池为主,多元化发展能否助力企业再次腾飞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