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铅酸电池行业亟需转型升级

2021-04-25 ryder

铅酸电池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电池产品,加工量占全部电池总量的50%,据知道,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至今也仍大量加工和使用铅酸电池。纵观整个铅酸电池市场,从竞争数量、行长率、退出壁垒、同质化程度,以及竞争层次来看,铅酸电池行业处于成熟阶段,但行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受到企业自身因素的局限,多数企业聚集于低端产品,打价格战,目前市场上现有企业竞争猛烈。


近年来,铅酸电池行业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聚集度、促使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事实上,铅酸电池加工以及废弃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治。


面对铅酸电池可能带来的铅污染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只要严格遵循国家环保规定,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的。然而,这背后需要企业付出巨额的环保投入。据业内专家解析,由于铅酸蓄电加工过程中极易萌生污染,对环保设备要求极高。仅环保设备占到总投资额的20%~30%,建成之后还有不断的后续环保投入。目前工厂每加工1万千伏安时蓄电池的环保运行费用需要3万到6万元,而其销售收入不过五六百万元,利润率很低,大多数企业净利润惟有3%,最高也不会超过5%,所以在面对巨额的环保投入时,大量相关企业望而却步,为了赢得更高的收益,选择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


铅酸电池用途广泛,短期内没有更好的产品可以替代它。它也是电池行业中资源循环利用最好的产品,大部分的铅酸电池都可以被收集、循环利用,符合我国可继续发展的政策目标。面对环保整治和相关行业规范政策的实行,以及锂电池等新型电池在多个范畴的广泛使用,由于自身的缺陷以及市场的发展,铅酸电池唯有积极转型升级,才能够站稳脚。因而,我国铅酸电池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日渐急切。


铅酸电池行业要怎么样实现转型升级


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发展经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如今,铅酸电池已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品”。将铅酸电池行业转型升级,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践行。实现铅酸电池产业的可继续发展,关键在于要怎么样把经济与环保两者有效地结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多方共赢,在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从而营造出一个融洽、健康的经济社会环境。


作为企业,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加工工艺,做好自身的环保工作,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要增加科研投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改善产品效用,开发新型产品,加快企业的转型发展。


作为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促使我国铅酸电池行业转型升级:


①提高铅酸电池行业准入门槛,抑制低效产能扩张。


②增强对铅酸电池加工过程的监管,实行清洁加工。各部门要增强协作,多措并举,提升监管水平。对所有铅酸电池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加工审核,积极推动先进加工技术和治污环保技术的运用。


③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坚定打击已被淘汰的铅酸电池企业非法转移加工。


④增强对铅酸电池回收过程的监管,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来规范回收体系,处理废弃铅酸电池的污染隐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⑤相关行业协会也要起到更好的督促责任,同时广大媒体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继而引导整个铅酸电池行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有关专家表示:“积极构建全国废旧铅酸电池规范化回收体系是当务之急的工作之一”。近年来,我国积极提倡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工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明确,鼓励铅酸电池企业采取自主回收、联合回收等模式,利用自有销售渠道在消费末端建立网络回收铅酸电池等,将加工者对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由加工制造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等全生命周期。


因此,构建废旧铅酸电池规范化回收体系,对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加工者责任延伸制,以及实现产业绿色循环可继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紧要的意义,电池企业义不容辞。


构建铅酸电池规范化回收体系面临哪些难题?


①法规政策有待冲破


目前,有关铅酸电池回收仅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可根据,还缺乏仓储、回收、运输标准、车载路线控制等一系列风险控制细则。


②建设运营难落地


开展废旧铅酸电池回收业务,从项目立项、环评到公示、评审、报批等,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手续烦琐、耗时较长,同时建设改造要求高、耗资较大。


③成本高


废旧铅酸电池贮存、转运须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即便省内两市之间转移运输,也要采用危化品物流专用车,其运输价格是一般运输车的两倍以上,回收运作成本较高。


④回收市场杂乱无序


目前非法回收占主导,市场蛋糕被各地区域市场瓜分,合法正规的回收企业很难开拓市场,规范化回收往往遭到抵制。


面对以上问题,业内人士提议鼓励和支持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绿色循环加工企业构建全国废旧铅酸电池规范化回收体系,打造废旧铅酸电池加工、收集等全产业链整体处理方案,实现绿色制造、回收、转移、处置,引领铅酸电池行业走生态文明、可继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大中型铅酸电池企业相继导入绿色生态设计,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产品设计生态化。多家铅酸电池企业纷纷加大技改力度,采用更加先进、绿色的工艺技术,提升环保和职业健康保障水平。同时,引进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在制造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部分大型铅酸电池企业还开展废旧电池回收,走上了绿色循环、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铅酸蓄企业的环保、职业健康保障体系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得到国外同业和相关机构的一致认可。面对国内市场需求、全球性竞争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等,专家提议对已经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实现清洁化加工的铅酸电池企业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缓解其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与可继续发展的资金压力,加强为社会继续提供绿色清洁能源的内生动力。


事实上,铅酸电池电池行业不仅面临着环保冲击波,国家产业政策对传统铅酸电池使用也愈发收紧。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对铅酸电池行业的影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铅酸电池加工国、消费国和出口大国。铅酸电池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但自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之后,铅酸电池的地位就受到了挑战。


有报道指出,自2015年以来,国内铅酸电池产出已开始呈现小幅下滑态势。主要因为以传统的铅酸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已达到饱和阶段,对国内铅酸电池的使用推动有所放缓。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部分对传统汽车铅酸电池的逐渐替代,尤其是2020年及以后,其替代影响和冲击将进一步攀升。因此国内铅酸电池产销有不断收缩可能,后期整体国内铅酸电池行业的发展或将处于相对被动的格局中。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此前曾表示,铅酸电池产品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在功率特性、高低温性能、组合一致性、回收再利用和价格等方面具有优点。同时,铅酸电池也是化学电池中市场份额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电池产品,在内燃机起动、大规模储能等使用范畴尚无成熟替代产品。所以,在短期内,铅酸电池尚不能被其他电池产品所取代。整体来看,将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相对乐观,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占国内汽车总产量约为2.4%左右,2018年或将提高至3.4%。因此,由于基数较小的原由,2020年往日,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国内汽车总产量的占比仍相对于偏低,或维持在5%以内的范围内。所以传统的汽车用铅酸电池行业仍占据主导,受到的冲击影响或相对较小。预计至2020年及以后,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出的进一步提升,其产量占比也逐渐提高,至2020年和2025年或将达到6%和16%以上。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带给铅蓄电池行业的挑战到底多大,非法回收问题到底要怎么样高效治理,成为当前铅蓄电池行业面临的紧要话题。针对这些热点话题,5月24-26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主办的“第十三届铅锌峰会”上,诸多重磅嘉宾将作出全面深度解读。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