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动力电池市场趋向优点企业

2021-04-25 ryder

眼下,电动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新焦点和紧要战略方向,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其技术水平的进步及产业规模的壮大对电动车的规模化使用意义重大。伴随着动力电池全球化竞争日益猛烈,我国动力电池行业优胜劣汰、格局重构的进程正在加快,推动动力电池与其他环节的协同发展,将笔直影响动力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的下一步发展前景。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将来,动力电池市场将进一步向优点企业聚集,小型、低水平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约莫150家降到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另外,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惟有40%,市场两极分化分明,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能订货不足,呈现出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本次论坛上,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动力电池市场正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之中,拼加工规模只是浅层次的竞争,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最紧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有能力不断创造核心技术。因此,电池企业非得要以全球的视野加工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确保始终站在世界的前沿。


从企业关系来看,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关系已经不仅是纯粹的供需关系,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浙江电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亮认为,应让动力电池加工商从前端介入,与整车厂共同参与研发设计,让电池加工商充足知道主机厂的配套需求;整车企业需要抛开整车厂与供应商的固有关系,转而成为密切配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电池技术的迭代与进化。


事实上动力电池是一个高技术新兴产业,这个范畴的创新发展涉及到诸多交织学科和产业的协同与合作,只强调动力电池单个主体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产业的需要。多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电池企业应当提升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通过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和合资等多种方式与研发机构、整车回收和梯次利用等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和协同,方可为可继续发展奠定基础。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