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将来30年,化石能源在能源决策中仍占有紧要地位。
到2050年,日常用纯电动车(电池容量为60KWh)的电池成本,将从目前的超过200美元/KWh降至50美元/KWh。
这一预测来自英国石油公司(BP)9月4日发布的2018年《BP技术展望》(下称《展望》)中文版。这是时隔三年,BP基于现有能源行业最新发展情况做出的第二版《展望》,重点关注能源效率、数字化、可再生能源发电、能量储存以及脱碳天然气五个范畴。
《展望》预计,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将在2050年成为车辆构成中的紧要组成部分。得益于电动车的发展,电动车的蓄电池成本将在2050年降至今天的25%。届时,压缩空气储能和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电池和液流电池或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储能技术。
“将来,中小型交通工具可能主要以电池驱动。重型卡车以及船舶,使用天然气则是它们减少碳排放的最好方式。”BP首席技术官大卫·艾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全球市场来说,有一半市场难以实现真正的电气化,这也是报告提议发展脱碳天然气技术的紧要原由。”
近年来,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正快速增长。《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3%,约960亿立方米,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同期,全球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了4%,是十年来均匀增速的两倍。
《展望》认为,全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天然气作为一种发电、供热和交通燃料的来源,将持续发挥紧要作用。石油也将持续在交通和其他范畴得到广泛利用,预计每年仍需要为新项目投入超过6000亿美元的资金。
《展望》称,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降低石油和天然气的加工及使用成本,预计到2050年,均匀生命周期成本降低约30%。
大卫·艾顿表示,碳捕获、利用、封存技术(CCUS)和借助特定反应中介的高温水制氢技术,将是将来的两大技术趋势。
“脱碳气体技术可以用于天然气,也可以使用在生物气及制取氢气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可以去开发的范畴。”大卫·艾顿称,“如果全球碳成本上涨至每吨100美元,使用CCUS技术对天然气进行脱碳将得以推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蔡睿在《展望》发布会上表示,将来30年,化石能源在能源决策中仍占有紧要地位,但氢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在不同时段内的载体,帮助人们实现从高到低碳到零排放体系的发展。
传统油气资源范畴的技术创新仍是BP关注的重点。“要怎么样平衡经济合理的开发与环境保护,是BP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大卫·艾顿表示,BP每年投资约10亿美元用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投资5亿美元发展新能源技术。
报告还表示,《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均匀气温升高幅度需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目标在技术上可行,但仅靠技术进步并不能满足减排需求。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特别是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方面,可以通过碳排放定价等措施让消费者在选择上更加低碳化。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