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日韩动力电池重袭中国市场 国内锂电企业开启国际供应链新机会

2021-04-25 ryder

瞄准2020年补贴退出后市场,日韩动力电池巨头开始重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此也给国内锂电企业开启一轮导入国际供应链的新机会。


LG化学电池所所长金明焕明确表示,开放创新、产业本土化是LG化学在华实现可继续发展的关键,其将不断加大本土研发投入,增强与本土产业链的合作与融合,增强工艺及装备制造的本土化。


5月8日,LG化学与华友钴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据悉项目产能规划10万吨,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明年9月份竣工投产,2020年5月份正式量产。


事实上,LG化学的思路也是其它日韩企业在国内新一轮布局时的共识。高工锂电留意到,今年上半年,沧州明珠的沧州基地已经接待了三星的验厂,并获得一次性通过。诺德股份也证实,惠州工厂已经开始给LG化学小批量供货,LG化学接下来将到青海验厂,松下验厂工作一直在进行。这从侧面反映出,日韩电池企业正在围绕国内的新一轮扩张做供应链维稳准备。


从日韩电池企业的角度来看,出于维稳供应体系需要,从上游材料、结构件到制造设备,必然会对中国本土一部分具备技术核心潜力的供应商进行发掘培养,或者与实力体量强劲的供应商强强联合,从而降低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构建稳定的供应体系生态。


而对于国内供应商而言,进入国际一流企业供应链,优异的商务条件有助于保障企业利润率与现金流,能够帮助其脱身国内的价格鏖战。更紧要的是,在国际厂商扶持引导之下,供应商在技术工艺、品质管控等方面综合实力,将能够得到进阶式提升。


GGII分解指出,随着日韩电池企业在华的本土化加速,一大批细分范畴的头部企业将会笔直受益。


日韩企业材料供应链维稳


复盘今年以来包括LG化学、SK创新、三星SDI等日韩电池企业在国内的布局/动作,尤其是在日韩电池企业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双积分政策正式实行以及补贴即将退出之际,可以分明感受到其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野心。


事实上,在供应链维稳方面,日韩企业在上游材料方面已经作出了一系列动作,先期已经选择了国内部分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


在正极材料范畴,今年4月,LG化学与华友钴业全资子公司华友新能源成立“华金”、“乐友”两家合资公司(华金公司由华友新能源控股51%,乐友公司由LG化学控股51%),分别加工锂电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


其中,华金公司投资总额10亿元,将主要从事前驱体的加工、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一期加工规模为4万吨/年前驱体,其后将依据市场情况张大至10万吨;乐友公司总投资30亿元,主要从事正极材料的加工、销售及相关配套服务,一期规模为4万吨/年正极材料,其后依据需要可张大至10万吨。


在隔膜范畴,高工锂电知道到,2018年,LG化学要求星源材质在保证干法隔膜供应增加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增强在涂覆隔膜和湿法隔膜范畴的合作。星源材质自2013年起与LG化学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是LG化学全球唯一的干法隔膜供应商及在中国唯一涂覆专利授权的合作伙伴。


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表示,公司海外市场做得比较早,目前市场结构一半是外销,国外客户价格相对稳定,降价幅度会相对较小,以质为先。星源材质的思路是,到2020年,八成产品将供给国际一流电池厂商,避开国内的价格混战。


在结构件范畴,目前包括科达利、金杨、瑞德丰等结构件厂商也已经进入到日韩电池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科达利总经理励建炬认为,日韩电池巨头正加快在中国的新一轮扩张和产业化布局,对于已进入其供应体系的国产供应商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对于新进入者而言,从产品送样、验证、验厂再到供货,则起码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同时,进入日韩电池企业供应链,考验着企业从技术、制造、管理、产能、售后等全方位的综合实力。


业内的一致共识是,惟有技术工艺领先、研发实力较强、产品质量过硬、供货能力有保障的锂离子电池企业,才有机会进入国际电池企业的供应体系。一旦确认供货关系后,短期内不会轻易做出改变,供应商也将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


国内装备企业机会何在


目前,日韩电池企业在上游材料、结构件等范畴已经将中国少数供应商纳入体系,但是在设备方面,由于日韩本土企业在设备范畴有时间较长积累以及较为领先的技术优点,因此对国内设备的选择依旧非常谨慎,验证周期偏长。


一位设备企业高层向高工锂电表示,日韩电池企业产线上,能够看到由中国企业提供的设备少之又少。从原由来看,一是大部分锂电制造企业工业基础薄弱;二是政策导向下国内技术路线变化导致设备工艺方向常常变化;三是技术人员常常变动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日韩企业对于中国设备供应商要求非常严格,除了对技术实力、产品质量、供货周期、产能规模非常看重之外,对于售后服务也十分重视。”上述高层强调,日韩企业一旦落实采购需求,更为看重的是长期完善的售后服务。


值得惊喜的是,在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市场口碑加持下,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装备企业已经获得日韩电池企业的认可。


据知道,先导智能2008年进入锂离子电池装备行业之初,就为索尼、松下、三星等日韩锂离子电池加工厂商提供数码和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设备。


杭可科技近期发布的IPO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1-6月公司对LG化学的销售金额达1.19亿元,LG化学上升为公司第一大客户。2017年公司前两大客户分别为三星SDI和LG化学,销售金额分别为1.39亿和1.37亿。


杭可科技董事长曹骥曾向高工锂电表示,公司自2007年就与日韩电池企业展开合作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在今年三星SDI成立48周年庆典上,杭可科技还被其授予“最优合作伙伴”称号。


时代高科董事长田汉溶也表示,今年,时代高科已与世界著名企业日本则武NORITAKE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以此为机遇,将高镍正极粉料全自动真空干燥系统导入进日本松下的供应体系。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