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锂离子电池隔离膜继续增长的需要,目前中高端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供不应求,吸引着国内隔膜企业不断扩充产能。近日继上海恩捷公告拟11亿投建珠海二期湿法隔膜项目后,又一家公司大手笔大规模扩张湿法隔膜产能。
3月18日,总投资17亿元的蓝科途锂离子电池新材料二期项目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奠基。蓝科途锂离子电池新材料项目由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位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内,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达产后年产锂离子电池隔膜10亿平方米,产值56亿元人民币,将打造国内领先、北方最大的隔膜加工研发基地。
作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引入的高端新材料项目,该项目将为园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加快园区的新材料产业项目集聚。
资料显示,蓝科途成立于2016年12月,主要从事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工艺研发、制品加工和销售服务,目前拥有青岛和山西两大加工基地,是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成套设备供应商,下称“中科华联”)控股子公司。
中科华联为湿法隔膜企业提供设备产线交钥匙工程,参与了国内第一条湿法隔膜加工线建设,目前为止全国有40多套整线,设备市场占有率居前列。此外,该公司拥有国家专利42项,2014年自主研发的“环保高效的锂电池隔膜加工线及其配套工艺”,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众所周知,迫于补贴退坡下的降成本压力,动力电池企业在材料端议价强势,毛利最高的隔膜首当其冲。即便是湿法隔膜需求走高,但是由于湿法隔膜产能释放,头部企业主动降价,湿法隔膜价格从2018年初开始一路下滑。猛烈竞争之下,没有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陆续被淘汰出局。
而蓝科途依托于中科华联制造设备的优点,包括对于工艺的把控经验,公司隔膜产品在成本、成品率、能耗控制等方面都具备分明优点,成为湿法隔膜范畴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
蓝科途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在保证自身产品稳定性、一致性的情况下,还通过让利成本、产品差异化竞争、专线供应等方式来开疆扩土。公司整体产能规划比较大,共有超20条隔膜产线。针对大型客户,公司采用专线专募的方式,专用加工线供给单一客户使用,在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加工出的隔膜产品稳定性也更高。
如果说降成本是电池企业今年对隔膜企业提出的新要求,那能量密度就是电池企业提出的技术硬性需求。在高镍体系电池拥有更高的比能量、更好的倍率性能情况下,对配套材料、出产设备工艺等也提出了新需求。以隔膜产品为例,提出高热收缩稳定性、低水分含量、高保液率、高耐氧化性等性能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上述负责人解析,公司经过长期的技术研究及探测,研发出多种切实可行的隔膜处理方案,包括新型芳纶涂覆、油性PVDF涂覆、改性陶瓷涂覆等产品。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