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电池铜箔技术,锂电铜箔行业需求量。锂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高能可充电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势,在近10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锂电池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铜箔是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的关键材料,其品质的好坏笔直影响到锂电池的制作工艺、性能和加工成本。下面就解析锂电池铜箔技术及锂电铜箔行业需求量。
锂电池铜箔技术
铜箔是加工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品质的优劣笔直影响到电池工艺和性能。最初,铜箔仅仅使用于PCB板的制作上,并且分为压延法加工与电解法加工两种抽取工艺,因前者存在工序长、成本高、一致性差的缺陷,全球目前以电解铜箔为比较一致的制取办法。
为了保证涂敷在电解铜箔上的负极材料不会脱落,在制备时非得加入适宜的粘结剂。据知道,目前常用的粘结剂为PVDF、PTFE、SBR、LA133等,其粘结强度不仅取决于粘合剂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与铜箔的表面特性有很大关系。涂层的粘结强度足够高时,可戒备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负极的粉化脱落,或因过度膨胀收缩而剥离基片,降低循环容量保持率。反之,如果粘结强度达不到要求,则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因涂层剥离程度加重而使电池内阻抗不断增大,循环容量下降加剧。
锂电铜箔行业需求量
从全球铜箔材料行业的产能以及产量数据来看:产能从2011年的59.1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63.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35%;产量从2016年的35.04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50.6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64%。虽然全球近几年的产能基本上没有怎么增长,但是行业的产量在稳步提升,产能利用率也在逐步增加,从2011年的60%到2016年的80%,可见行业的供给慢慢的从前几年的过剩转向供需稳定。
我国的铜箔产能从2011年的23.27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32.9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17%,产量从2011年的19.43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29.1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8.46%,产能和产量的近几年增长数据均好于全球均匀水平。在产能利用率方面国内近几年基本维持在80%左右,分明优于全球行业数据。
预测明年6微米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会比今年至少增长一倍,6微米订单大量释放可能会造成市场高端产品的供不应求。首先是市场上能够供应的企业不多,其次是能够供应的企业产能各不相同,每个月加工100吨还是1000吨,有很大的产能限制。
锂电池用铜箔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对锂电池的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锂电池工业和铜箔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对铜箔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铜箔的性能、精度、一致性要求更高;
2、厚度更薄,以满足锂电池的高体积容量要求。目前的方向是开发厚度小于9m的铜箔;
3、对表面进行微观解决,以加强抗氧化、抗腐蚀和导电能力,以及与负极活性物质的附着强度;
4、为适应聚合物锂电池和高容量合金类负极材料的需要,开发二维乃至三维铜箔。
对于铜箔行业来讲,目前低端铜箔的供求关系基本已经稳定,因此,我们预计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里面紧要的零部件之一,将来也将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而快速增长。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