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逐渐上涨,锂离子电池回收成本谁来买单

2021-04-25 ryder

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逐渐上涨,锂离子电池回收成本谁来买单?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以及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使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锂电池加工和消费国,大量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和再利用问题也成为行业重大挑战。对于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逐渐上涨,锂离子电池回收成本谁来买单?


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逐渐上涨,锂离子电池回收成本谁来买单?


首先,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体具有极大的环保效益。锂电池中正极材料价值量最高,也是回收的重点。废旧锂电池的材料一旦进入环境中,正极材料中的镍/钴/锰等金属离子、负极的碳粉尘、电解质中的强碱和重金属离子都有可能造成重金属污染或有机物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


从高价值金属回收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近年的研发无疑是冲破性的,不仅可以用于储能使用,而且也适用于其他环境友好型使用。为了避免回收时萌生二次污染,非得要采用一些具有无酸浸出、回收步骤短、物质损失少、经济性高、能耗低、商业可行性强的新策略,以此推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而目前面临的回收锂离子电池主要问题有:


1、退役电池较为复杂,不易拆解。


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组括不同的类型、设计工艺和串并联成组形式,以及多样化服役时间、使用车型和使用工况。这导致电池拆解不便。自动化拆解对加工线的柔性配置要求较高,处置成本过高;而手工拆解影响电池回收成品率,也易造成电池短路、漏液,可能会导致起火或爆炸,造成人身财产损失。


2、退役电池一致性差,品质不高。


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再利用须经过品质测试,包括安全性评估、循环寿命探测等,将电芯分选分级,再重组后才可再利用。否则,一致性无法保障,但这些探测设备、探测费用、探测时间、分解建模等都会增加成本。如果一些问题电池没被检验出来而再次被使用,还会增加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风险。


3、回收拆解成本较高,盈利点低。


国内尚未建立成熟的回收体系,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也未形成规模效应,由于回收工艺成本高,投入超出电池价值。据统计,某公司回收解决1吨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成本为8540元,而再生材料收益仅为8110元,亏损430元。用于储能也不具备经济性。


4、回收政策缺乏监管,执行不到位。


尽管我国出台政策文件,确定加工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加工企业、动力蓄电池加工企业、梯级利用电池加工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等责任,但由于政策并不具有强制性,且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加上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经济性不高,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相关主体无利可图,对政策执行积极性不高。


要怎么样进行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使用


一是研究电池标准化并落实可追溯体系


增强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等标准化进行研究,尽快制定动力电池编码强制标准,将可追溯系统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管理挂钩,确保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记录,提高测试评估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二是加大电池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研发。


加大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重组、探测和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其技术成熟度和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电池拆解、重组及回收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和回收效率,使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是制定和实行动力电池回收奖惩措施。


制定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激励实行细则,建立赏罚机制。比如,对未按照回收政策履行责任义务的企业进行惩罚,对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再利用企业按照电池套数、容量等方式进行补贴,实施税收优惠,确保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经济性;对消费者可采用押金和奖励并行的制度,培养消费者动力电池回收的意识。


四是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试点和推广使用。


积极创新商业模式,积累经验后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复制。落实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并利用补贴机制和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但避免一些投机企业为了补贴跟风进入这个行业,形成公平和良性的竞争机制,以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继续高增长,且降成本压力向全产业链传导的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再生意义;另一方面,政策明确的加工者责任要求锂离子电池产业应建立有效率且环境友好的回收体系,因而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必要性和强制性。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