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知识

电池知识

锂离子、磷酸铁锂、锰酸锂、新能源

西北有色杨乔森:铂炭催化剂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1-04-25 ryder

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使氢、氧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提高反应速率。目前国内燃料电池催化剂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亟需加快。


7月3-4日,高工氢电、高工产研主办的“2019高工氢电产业峰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浦东厅隆重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风口上起舞,刀口上前行”,来自车企、电堆及系统、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及设备、氢气制储运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超500位企业高层共聚一堂,围绕产品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度探讨交流。


在7月4日会议现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杨乔森教授在论坛上分享铂炭催化剂产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杨乔森教授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自1983年设立“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催化剂研究所”,开启贵金属催化剂国产化研究。该院2003年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863)项目“炭载纳米铂炭催化剂研究”;2005年研发出国内第一个工业化化工用铂炭催化剂,并使用于山东兰德厂,替代了日本铂炭催化剂;2011年设立“陕西省贵金属催化剂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设立功能材料“贵金属催化剂国家与地方联合研究中心”。


杨乔森指出,催化剂是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国产化进程亟需加快。目前最好的催化剂仍是Pt和Pt基催化剂。国内已实现燃料电池铂催化剂量产,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本田Clarity催化剂Pt含量降至0.12g/kw,丰田Mirai燃料电池催化剂Pt含量达到0.175g/kw,而我国的铂用量大概在0.3-0.4g/kw。将来,国内燃料电池铂炭需进一步降低Pt用量。


谈及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燃料电池催化剂研发进展及将来发展方向,杨乔森透露,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2018年总产值103亿,其中贵金属催化剂产值5亿,占比4.8%。在对传统催化剂长期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团队已成功攻克氢燃料电池铂炭催化剂产业化加工难题。若有需求,该院的氢燃料电池催化剂产能可达1000克/天。


目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燃料电池铂炭催化剂产品正在几家膜电极加工厂家进行验证探测评价,有望大规模加工,替代进口铂炭催化剂。团队下一步将持续提升铂炭催化剂的各项指标,继续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耐久性。

声明: 本站所发布文章部分图片和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